《文学批评资料之二.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批评资料之二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兴观群怨 最早为孔子对《诗经》的批评。《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西汉孔安国注:“引譬连类”(《论语注疏》),南宋朱熹注:“感发志意”(《论语集注》);“观”,东汉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 (《论语注疏》),朱熹注:“考见得失”(《论语集注》);“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 (《论语注疏》),朱熹注:“和而不流”(《论语集注》);“怨”,孔安国注:“怨刺上政”(《论语注疏》),朱熹注:“怨而不怒”(《论语集注》)。兴观群怨指出了文学的情感功能(“兴”、“怨”)、认识功能(“观”)、社会功能(“群”)等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特别重视文学的功能,“兴”、“观”、“群”、“怨”经常成为文学批评的一种尺度。明徐渭《答许北口》:“公之选诗,可谓一归于正,复得其大矣。此事更无他端,即公所谓可兴、可观、可群、可怨,一诀尽之矣。”清黄宗羲《汪扶晨诗序》:“昔吾夫子以兴、观、群、怨论诗。孔安国曰:‘兴,引譬连类。’凡景物相感,以彼言此,皆谓之兴。后世咏怀、游览、咏物之类是也。郑康成曰:‘观风俗之盛衰。’凡论世采风,皆谓之观。后世吊古、咏史、行旅、祖德、郊庙之类是也。孔曰:‘群居相切磋。’群是人之相聚。后世公、赠答、送别之类皆是也。孔曰:‘怨刺上政。’怨亦不必专指上政。后世哀伤、挽歌、遣谪、讽谕皆是也。盖古今事物之变虽纷若,而以此四者为统宗。……古之以诗名者,未有能离此四者。然其情各有至处。其意句就境中宣出者,可以兴也;言在耳目,赠寄八荒者,可以观也;善于风人答赠者,可以群也;悽戾为骚之苗裔者,可以怨也。”明清之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上:“‘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尽矣。辨汉、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读《三百篇》者必此也。”《古诗评选》卷四评阮籍《咏怀.开秋兆凉气》:“唯此窅窅摇摇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是以有取于诗。”王夫之特别强调四者间的联系:“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薑斋诗话》卷上)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由战国时期孟轲提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尚友就是与古人为友。后来史书作者遵循孟子这一观念,发掘与重要文学家创作密切相关的生平活动材料,进行评论,帮助理解作品。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释孟子的话:“论其世,论其当世行事之迹也。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以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明高棅《〈唐诗品汇〉总序》:“诚使吟咏性情之士,观诗以求其人,因人以知其时,因时以辨其文章之高下、词气之盛衰。”就是把作品、作家同时代联系起来。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文德》:“是则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章学诚还创论文“设身”之说,要求设身处地,要求“恕”,即体会和推想作者为文之心。他说:“为文人论古,必先设身,以是为文德之恕而已尔。”为了知人论世,古代文学批评中遂有“纪事”、“年谱”等类著作。清计有功在《唐诗纪事》自序中称该书目的是使读者“读其诗,知其人”。北宋吕大防《杜少陵年谱后记》:“予苦韩文、杜诗之多误,既雠正之,又各为年谱,以次第其出处之岁月,而略见其为文之时,则其歌时伤世、幽忧切叹之意粲然可观。”知人论世的方法与“诗史”观念有关,孟轲也是最早将“诗”与“史”并提的人,《孟子.离娄下》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后来清王昶在《湖海诗传序》中说:“以诗证史,有裨于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以意逆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由战国时期孟轲提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文”指文字,这里指单个的字、词,“辞”指辞句。东汉赵岐《孟子注疏》:“人情不远,以己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认为“意”是说诗者即批评者之意,“志”是诗作者之志。宋人更看重说诗者主观的作用,北宋程颐说:“善学者要不为文字所梏,故文义虽解错而道理可通行者不害也。”(《河南程氏外书》卷第六)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释孟子的话:“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缘起》提出不同看法:“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志古人之志而意古人之意。”“汉宋诸儒以一志字属古人,而意为自己之意。夫我非古人,而

文档评论(0)

popo7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