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马说》教案
23《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学生查找有关马的成语,并作解释。
3.教师准备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有关“伯乐相马”“知己”等词的来历。
设计思路
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概括本段内容。?
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
??3.齐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概括本段内容。?
??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概括本段内容。
??“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食”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这里“鸣”是鸣,而不是鸣。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
nbsp;??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归纳课文。.??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哲理片段.doc
- 2017年高考话题作文素材积累.doc
- 2017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掌握的病句.doc
- 2017必威体育精装版鸡年元宵灯谜大全及答案.doc
- 2017必威体育精装版鸡年春节对联参考集锦.doc
- 2017考研英语完型填空常考词组搭配.doc
- 2017考研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方法归纳.doc
- 2017高考任务型作文写作方法:意见建议型.doc
- 2017高考作文写作基础知识:议论文写作指导.doc
- 2017高考作文指导:怎样在考场中构思出好作文.doc
-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2_食物的消化与吸收》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浙江省温州市某校(1).pdf
- 消防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内容.pdf
- 浙江省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模拟试题(含答案).pdf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pdf
- 港口机械和海工装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文案.pdf
- 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单元作业.docx
- 注册制上市的规定.pdf
- 消费者行为学试题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测试题模拟题试卷试题2021XX学校XX专业.pdf
- 激光原理与技术_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pdf
-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中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主要内容.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