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让多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 【内容摘要】 【关键词】问题 生活 解决问题 兴趣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及一些“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挖掘教材中所能呈现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让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意思,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拉开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把学生固定在一个看似有趣的“数学世界”里,而排斥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世界”之外,那么学生只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数学只有与生活“链接”在一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使用电脑制作了课件模拟到商店买商品的情境。   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到商店里购物好不好?   生:好!(电脑显示情景)   师: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这是什么?   生:皮球。   师:看你能根据图的意思编成一道应用题吗?谁来编一编?(学生编,教师整理板书)   生: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编题高手,现在老师来变魔术(把一部分的红色皮球变成了花皮球)。你能根据图的意思编成另外一道应用题吗? (电脑显示情景,学生编,教师整理板书)   生:商店里有6个红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师:同学们越编越精彩。   通过电脑演示情景使生活悄悄的走进了数学课堂。   又如,在例题教学完后的对应练习中,我选择了一道和购物有关的题目,这时就可以继续利用例题出现的情景来强化新知。例如:   师:商店里除了皮球外还有许多文具供大家购买,看看我们还可以买些什么?(电脑显示题目)   生:我们还可以买书包。? 商店里有蓝书包 40 个,绿书包 30 个。卖出 37 个,还剩多少个?   生:我们还可以卖书包。 … …   虽然情景是虚构出来的,但是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的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就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上下车问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孩子同样也有上下车的经验,当生活经验被挖掘时,学生会发现“数学就在我身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道乘车问题练习。师:今天我们买了很多东西,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生:好!(课件显示坐车、上车、下车的情景)师:车上原有多少人?到站后有多少人下车?又上来了多少人?生:车上原有 6人,到站后下去4人,又上来5人。师:那么,这时车上有多少人?你们会算这道题吗?按照小孩子的思维顺序和日常活习惯都会按照条件给出的顺序解答。生 1:会。6-4=2(人) 2+5=7(人)答:这时车上有7人。师:6-4=2(人)表示什么意思?生1:6-4=2(人)表示下车后还剩多少人。2+5=7(人)表示剩下的和到站后又上来的加在一起就是这时车上的人数。师: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生2:有, 6+5=11(人)11-4=7(人);生3:还有,5-4=1(人)6+1=7(人)。   又如,教学“小鬼当家”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帮妈妈完成购买任务!课件出示了牛奶大包装5元500克,小包装5元4杯,舒肤佳香皂一块装3.80 元,三块装9元,牙刷2支装3元,3支装3.80元等商品信息。学生在和同伴的交流学习中发现原来当家除了完成任务外,还能花比较少的钱买同样好和更多的物品。这是为什么呢?看,他们已经开始思考了

文档评论(0)

tiantian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