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书制度.doc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书制度

古代文书制度 清代特有的文书制度 谈 朱批奏折缴回与录副制度 第一历史档案馆孔未名 奏折的产生首先源于统治者专制政治的需要。康熙帝于1661 年2 月17 日即位, 年仅八岁。一个八岁的孩子作为国君是很荒唐的, 他要在辅政大臣的左右下发号施令, 对重大事件不可能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因此也谈不上建立某些制度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即位之初基本上沿袭旧制。但是, 康熙帝终究是清一代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二十多岁时平定了三藩之乱, 统了台湾, 扫清了准噶尔的叛乱。边疆与内地都相对稳定, 为清王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基础。圣祖非常勤政, 每天早晨天不亮就“御门听政” , 几十年如一日。那时康熙帝深居皇宫大院, 有一套行政班子助理政务。尽管其在 位期间曾多次巡幸四方, 但毕竟不可能了解到更多、更全面的民间真情及地方吏治等情况, 加之有些官员对一些重要事件私自作主处理, 不向皇帝报告, 对皇权的稳固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于是在他统治的中叶, 派一些亲信去各地密探, 以折子的形式报告给他。这些人的品级并不高, 却身负着皇帝的嘱托, 为主子提供各地的情报。如: 包衣出身的李煦、曹寅等, 他们的身份仅仅是朝廷派往江南 承办皇室及官员所需的绫罗绸缎的织造官。但他们有具折密奏的权力, 他们在职期间为康熙帝提供了大量的江南地方情报。 其次, 是当时的文书制度的弊端引发了文书工作的改革, 出现了奏折。例如: 清初的通本上达时, 由通政使司收交到内阁通览后进行票签(即处理意见) 、贴黄等手续才可送到皇帝面前。这样文件运转程序复杂, 时间长, 且过目人也多, 造成了行文迟缓, 不易必威体育官网网址。久而久之, 行政效率低下, 不利于清王朝的统治。因此当奏折这一文书形式出现后, 立即以其必威体育官网网址、迅捷、灵活的特点逐渐取代了题本、奏本而成为清朝独有的一种官文书了。 奏折初始称密折。密折之密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密折必须由具折人亲自缮写, 不得假手他人。为此康熙帝屡谕臣工, 如: 康熙四十八年七月, 江南织造李煦上的请安折后朱批“近日闻得南方有许多闲言无中作有, 议论大小事朕不可以托人打听, 尔等受恩深重, 但有所奏闻, 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 若有人知, 尔即招祸矣!”又朱批:“凡有奏帖万不可与人知道。”“近日造言生事之徒比先如何?南方安静否?尔亲手写奏帖来。”雍正继位 后, 对大学士等官下了一道谕旨要求臣僚上奏时,“必须亲手写, 不可假手子弟, 词但达意不在文理字画之工拙。”第二, 表现在奏折的传递程序上。当具折人缮写完毕, 用封套 封好(雍正朝时已有特制奏匣, 每人2 - 8 个不等) 由亲信或家丁送到宫门口, 交给皇帝指派的官员。当奏折送达御前时, 皇帝亲自拆封。第三, 表现在皇帝批阅奏折时, 决不假手于人。无论有多少奏折, 都亲自批奏。即便身体不适也不例外。康熙帝曾说: “所批朱批谕旨, 皆出朕手, 无代 书之人。此番出巡, 朕以右手病不能写字, 用左手执笔批旨, 断不假手于人, 故凡所奏事件, 惟朕及原奏人知之。”(《圣祖实录》) 世宗雍正帝继位后更是如此。对于奏折随来随批。常常夜间还在阅折, 以至于“堕泪批览。”密折的这些特点是当时的题奏本章所不能比拟的, 它在封建专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特有的优势, 为皇帝的“乾纲独揽”提供了畅通的渠道。 二、朱批奏折缴回制度的建立 前述奏折由皇帝亲自拆封后, 用朱笔批示在折子上, 称为“朱批奏折”。康熙朝时, 朱批奏折一律发还具折人。自雍正朝始至清灭亡这一历史时期内, 均要将朱批奏折缴回宫中统一管理。谓之“朱批奏折缴回制度”。这一制度始于雍正朝。它也曾经历了一个过程才建立起来。 1722 年12 月20 日, 一代明君康熙大帝去世。十四天后, 继任君主雍正帝立即下谕: “所有皇考朱批谕旨俱著敬谨封固进呈。若抄写存留, 隐匿焚弃,日后发觉, 断不宽宥, 定行从重治罪。”这是“缴批”的开始。谕旨发出后, 缴回日 期迟早不一, 这大概与路途远近及办理期限长短有关。另一方面, 有些官员视手中有皇帝“朱批谕旨”为一种荣誉, 也不愿缴回。鉴于缴回“朱批”不尽如意的状况, 雍正帝于 雍正八年曾谕内阁: “向来未定呈缴之期, 以致各员迟早不一, 有两、三个月后乘便呈缴者, 有于年底汇齐呈缴者??著通行晓谕, 凡接到朱批者, 仍照旧乘便呈缴。”但此后仍有不“乘便呈缴”之事发生。十一年时, 雍正帝又谕: “近来检阅各省奏折, 竟有尚未缴进者, 或有迟至一、二年缴进者??著通行严饬, 凡折奏大员, 即将从前奉到朱批逐一查明封缴, 倘再任意稽迟, 或至遗漏, 一经查出必加严处。”至 此, 朱批缴回制度趋向完善了。也正是有了“缴批”制度, 才有了今天大量的朱批奏折原件的存世。目前仅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的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