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犁作品的艺术风格.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孙犁作品的艺术风格

论孙犁作品的艺术风格 郭志刚 “他不一定妄想超越别人,但是他希望向读者提供一点新鲜的东西,就是希望在艺术园林里栽培一株新的树”。①孙犁在这里说的,是泛指一切作家,也是他个人多年来的追求和愿望。他的创作实践说明,他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成功的:在“五四”以来的文坛上,他是建立了自己卓异的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 一、从平凡生活表现时代的主要旋律 孙犁从青年时代就参加了革命,在半个世纪中,他经历了我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剧烈动荡的时代。虽然这样,他却主要不是通过重大生活场面来反映社会的斗争和变化,而是更多从日常生活事件的摹写中,多方面地展示时代的风貌和特点。他在谈到苏联小说家聂维洛夫的作品《一个女布尔什维克》(据作者介绍,作品描写一个叫玛利亚的妇女如何摆脱丈夫和社会习惯势力的控制,逐步走向觉醒和进步)的时候,说:“故事在十月革命发生,作者根据那个时期乡间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动态和节奏,制成他的文章。”所以,我们仔细端详这个故事,在各方面,它都是十月革命期间发生在俄国乡间的一个故事。”②这是作家在四十年代 ①《论风格》,《孙犁文集》第六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下同。②《文艺学习·第四章》,《孙犁文集》第六卷114 说的话,那时,他刚刚开始进行创作不久。在这段朴素的论述里,寄寓着他的欣赏趣味和美学理想;这种趣味和理想,恰恰伴随着他的创作生涯的开始。多年来,他正是力图通过在我国革命进程中那些最普通、最常见的生活现象,表现出他所经历过的那个时代的“内容和形式,动态和节奏”,使之“在各方面”呈现出自己时代的色彩和气息。这样,由于他的这些作品“把一个时代的社会和人生的特点写出来了,便具备了历史的意义”。① 并不是任何作家都能从自己周围常见的生活现象中,神情毕肖地显示出时代和社会的特征的,孙犁却是这方面的一个能手。但是即令是他,好象也已经意识到这样做的困难,所以,还在五十年代之初,他就这样呼吁:“如果读者同志们从这些短文里指摘出,在哪些地方我遗漏了生活的重要的部分,在哪些地方,我没把握住时代的基本精神,生活前进的方向,那对我的教益,就更深刻了。”②他“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吗?没有。让我们还是用他自己的话做一个回答吧:“就算文字的风格有如合奏中的粗细乐器,表现得有所不同吧,但无论是一支箫管,一面铜锣,在表现生活大乐章的时候,都不能忽略表现那决定乐章精神的主要的旋律。”⑧例如,在《荷花淀》里,我们听到了冀中人民抗敌的呐喊;在《嘱咐》里,我们听到了广大妇女送郎参战的心声;在《山地回忆》里,我们听到了人民拥爱子弟兵的真情表诉;在《光荣》里,我们听到了庆功祝捷的欢快鼓点……这些作品,或者象《荷花淀》,描写的是几个妇女寻找丈夫的遭遇;或者象《嘱咐》,描写的是一个离家八年的战士在家度过的一晚;或者象《山地回忆》,描写的是一次河边的磨擦与和解,以及居家度日等生活细事;或者象《光荣》,描写的是对一个立功回来的战士的等待与欢迎……总之, ①《文艺学习·第一章》,《孙犁文集》第六卷。②《农村速写后记》,《孙犁文集》第七卷。⑧《编辑笔记》,《孙犁文集》第七卷。 正是从这些平常而又平常的生活事件中,传达出了那个时代的“主要的旋律”。孙犁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反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一时期的生活内容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把它们比做不同的乐器,它们是可以共同演奏出关于那一时代的雄壮而优美的乐章的。“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①不仅孙犁的短篇具有这样似平而奇的特点,就是他的长篇和中篇,也大都是通过一些日常的生活场景,来勾勒时代的风云变幻的。如《风云初记》,是一部描写溥沱河两岸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抗日战争的长篇,这当然是重大题材。但是,如我们所知道的,作者并没有描写重大的战争场面或轰轰烈烈的群众斗争场面。他主要是写人,写这场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在每个人和每个家庭中间引起的各式各样的反响,战争如何改变了冀中人民的生活节奏和精神面貌,以及他们迅速动员起来的情况。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人民动员的程度是相当广泛的:青壮年背起了三八式,孩子们组织起儿童团,就是妇女们碾一口袋粮食,也尽先想着交公粮,支援军队,至于老人们,他们除了贡献出自己的子弟和可能有的力量外,还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关心着、计算着这场战争的前途。总之,小说通过大量普通生活场景的描写,把那一时代群众的情绪表现得异常饱满而热烈。它虽然没有直接写战争,但写了从事战争的人民的伟大力量。这不是炮火纷飞组成的威武雄壮的战斗场面,是心灵、力量组成的同样令人雀跃鼓舞的激动场面。这样,通过作者这些“看似寻常”的描写,我们同样看到了一个大时代的变动。再如《铁木前传》,虽然被认为是反映合作化初期农村斗争的代表作之一,但也没有描写两军对垒的重大冲突。相反,它细腻地描写了铁、木两家友谊的建立及破

文档评论(0)

tiantiand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