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線路纵断面设计
路线纵断面设计
假定条件
该地区为丘陵地区,地表主要为全区覆盖的草植被。植被下部为第四季松散堆积物覆盖,以灰黑、灰白泥岩、粉砂岩、泥质砂岩为主,厚度在6.6m—31m之间。
本区属于公路自然区I类2级划分,即大陆性亚寒带气候,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表现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为84cm,4、5月份为雪融期,产生潮湿临界厚度为56cm。
2.设计要求
2.1 根据地面平曲线设计起点和中点的纵断面图,选择填方材料并说明理由。
2.2 绘图比例尺纵坐标为1:400,横坐标为1:2000。
2.3 规范设计格式,设计步骤,设计内容。
3.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3.1 纵断面设计应服从上位依据(总规、控规、可研、初设等业已批准的高程),根据所处的工作阶段取得可靠的定线依据。
3.2 满足纵断面设计的技术标准,满足等级要求。
3.3 纵断面线形平顺,块段平缓,起伏小、少。
3.4 填挖少,工程量省,填挖基本平衡。
3.5 路基稳定。
3.6 基本满足沿途道路控制标高,道路控制标高是:
①起点、终点、沿途街坊地面、交叉口、出入口、广场、建筑物地坪、铁路道口、桥涵。
②由设计洪水位确定的路面高程、桥面高程。
③通航河流要满足桥下净空高度的要求。
④旧路改造时的原有路面高程。
⑤垭口。
4设计步骤
4.1 准备工作
在平面路线图上标注里程桩和百米标及其所处高程。
本次设计总里程1445.3m,共设置14个百米桩、23个里程桩,其中K0 K1 K3 K6 K7 K9 K10 K11 K12 K13 K14 K16 K17 K20 K22 为整桩,K2 K4 K5 K8 K15 K18 K19 K21 K23 为特殊加点桩。
4.2 标注特殊控制点
①引起地形起伏大的变坡点。
②平面圆曲线的ZY—YZ点。
③竖曲线的ZY—YZ点。
采用定直线等分定理将控制点、里程桩、变坡点、起终点、百米标的高程反应到纵断面图上。
4.3 试坡
在已有的地形控制断面上,依据给定的技术标准按照最经济的方法填方,初步确定设计路线。
根据所处地形的地表表土及周围填方材料初步绘制了一条既经济又合理的设计线,图中标明了设计线和地面线。
地面线: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反映沿着中线地面的起伏变化情况(地面标高)。
设计线:经过技术上、经济上以及美学上等多方面比较后定出的一条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线,反映了道路路线的起伏变化情况。
4.4 调整
按照运行中的各种指标限制坡度线长平抬、平降、延伸、坡度折减。
4.4.1 纵坡限制
4.4.1.1 纵坡设计要求
①必须满足《标准》规定。
②纵坡应该尽量平顺起伏不易过大。
③考虑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等。
④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
⑤平原区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
⑥桥梁隧道交叉口前后纵坡应较缓。
4.4.1.2 最大纵坡限制
最大纵坡:指在进行纵坡设计中所允许的最大纵坡,是矿山设计、日常生活中开拓运输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影响开拓工程量、卡车运输是否平稳。
最大纵坡的特点:
是事故多发地,发生故障则起步停车困难。
能够减少三角台阶工程量。
使发动机处在全负荷状态。
重车上坡时存在轮胎受侵彻力大、易发热、强度降低。
雨季易打滑、侧滑影响行车安全。
充分利用矿用汽车剩余功率较大优点,也充分利用公路开拓机动灵活的特点。
最大纵坡设计时考虑的影响因素:
考虑汽车下坡的安全性。
拖挂车的要求。
冰雪及雨滑时,汽车上下坡安全行驶的要求。
4.4.1.3 最小纵坡限制
为使道路上行车快速、安全和畅通,希望道路纵坡设计的小一些为好。但是,在长路堑、低填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通畅地段,为保证排水要求,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均应设置不小于0.3%的最小纵坡,一般情况下以不小于0.5%为宜。
4.4.1.4 坡长限制
最短坡长的限制主要是从汽车行驶平顺的要求考虑的。
如果坡长过短,使变坡点增多,汽车行驶在连续起伏地段产生的增重与减中的变化频繁,导致乘客感觉不舒适,车速越高越感突出。
从路容美观、相邻俩竖曲线的设置和纵面视距等也要求坡长应有一定最短长度。通常取9—10秒的行程距离。
最大坡长限制是指控制汽车在坡道上行驶,当车速下降到最低允许速度时所行驶的距离。
纵坡大,坡长较长的时候对行车表现在:
使行车速度显著下降。甚至要换抵挡位克服坡度阻力。
易使水箱“开锅”,导致汽车爬坡无力,甚至熄火。
下坡行驶制动次数频繁,易使制动器发热而失效,甚至造成车祸。
4.4.1.5 纵坡折减
①高原地区:含氧量随高程降低,发动机功率下降,适当降低坡度。
②平曲线段:坡道上弯道转弯时,由于离心力作用,轮胎附着牵引力下降,坡度应适当降低。
4.4.1.6 缓和坡段
在纵断面设计中,当陡坡的长度达到限制坡长时应安排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