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联系人,请示
联系人,请示
篇一:请示
请示
015.请求批准的请示
××××(公司)关于××××××(事由)
的请示
××××(主送单位):
为了××××××(目的),根据××××××(依据),我单位拟××××××(意图主旨)。现将有关情况和我们的意见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请示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意义)。
三、××××××(具体方案和请示事项)。 妥否,请示。
(印章)
××××年×月×日
(联系人及电话:×××××××)
××××(公司)关于请求协调解决
××××××问题的请示
××××(主送单位):
目前,我公司××××××(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为了××××××(目的),根据××××××(依据),现就××××××(意图主旨)请示如下:
一、××××××(问题的由来)。
二、××××××(问题的不利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积极意义)。
四、××××××(请示内容,即请求协调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关有关建议)。
妥否,请示。
(印章)
××××年×月×日
(联系人及电话:×××××××)
××××(单位)关于××××××问题
的请示
××××(主送单位):
近日,××××××(在某项工作进行中遇到××××××问题)。现将有关问题请示如下:
一、××××××(有关情况)。
二、××××××(遇到的问题)。
三、××××××(请示内容,即恳请上级单位对××××××问题作出指示)。
妥否,请示。
(印章)
××××年×月×日
(联系人及电话:×××××××)
018.外事请示
关于×××出访(赴)×××(国家或地区)
的请示
××××(主送单位):
应××××邀请,我公司××××××(职务、姓名)拟于××××年×月×日—×月×日(率团)出访×××(国家)或赴××××地区(港、澳、台)。
此访的主要目的是××××××(出访的目的及相关背景介绍)。
此系×××同志××××年第×次出访(境),此行已征得我驻×××国使(领)馆同意。拟在外停留×天,费用××。
妥否,请示。
附件:代表团成员名单
(印章)
××××年×月×日
(联系人及电话:×××××××)
关于拟请×××(领导人)
会见×××的请示
××××(主送单位):
应××××邀请,××××国×××(外宾的姓名、职务、机构或代表团)将于××××年×月×—×日来华××××××(外宾来华目的)。
××××××(外宾及其所在机构的简介)。
××××××(外宾或代表团来访任务、日程安排)。 为了××××(会见理由),拟请×××(领导人)于×月×日会见×××一行(会见的时间、地点、会见方式)。会见时×××××(新闻报道方式)。
妥否,请示。
附件:1.会见(会谈)参考要点
2.外宾简历
3.外方参加会见人员名单
4.中方陪同人员名单
5.访华日程
6.相关情况介绍
7.新闻稿
篇二:请示、报告区别联系
报告与请示比较谈
一、报告与请示的相似点
(一)报告与请示两个文种的源流大致相同。“报告”和“请示”起源相同,最早可追溯到古代“上书”,秦始皇改“书”为“奏”,成为臣下上书于君王的专用文书。西汉时的“疏”、“状”,魏晋时的“启”,宋代以后的“申状”、“呈状”等,都属于这一类文书。官府之间,下对上先后使用过“牒”、“呈”、“申状”、“呈状”、“禀”等文种。民国时期,仍沿用“呈”,这种“呈”涵盖了当时的上行文书,包括“报告”与“请示”。民国时期已出现“报告”,但使用不普遍,主要是军事机关下对上的报告,如“战斗要报”、“战斗详报”等。真正将“报告”和“请示”定为公文文种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时代。1931年,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颁布的《苏维埃地方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中有“报告书”这个文种,其中包括了“报告”和“请示”。1938年晋察冀边区政府发表的《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际》一文中第一次出现了“请示”的公文名称,并界定“请求上级答复问题时用之”,但实际上常与“报告”混用。这个文件把“报告”定为下级对上级的通用公文名称,规定“工作报告、工作经验、工作反映、检讨??均包括在内”。这样“报告”和“请示”就取代了旧时“呈”的部分职能。1957年,国务院秘书厅在《关于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中将“报告”和“请示”明确分开,作为两种公文文种。 (二)从行文关系看,报告与请示均属于上行文,即都是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行文,因此在措辞口吻等方面都十分接近。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18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章《公文主要种类》规定,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公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