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doc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pp,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tpp,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篇一:开题报告模板 TPP对中国电池出口业的冲击 1.选题背景和意义: 背景: 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等12国经贸部长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历时5年多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结束。 在美国主导之前,TPP不过是四个小国准备组织的一个小范围的、提高投资贸易便利的一个措施,目的是为了突破传统的FTA模式,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成员之间彼此承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投资等领域相互给予优惠并加强合作,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关税减免,即成员国90%的货物关税立刻免除,所有产品关税将在12年内免除。这种模式一旦建立,那就意味着这个组织将构成以美国为核心的经济组织,组织内国家间的投资、贸易和知识产权等合作将是无缝对接。如此,必然会提升大国在小国的经济竞争力,而小国的商品也能依靠大国的市场而获得足够大的经济利益。这种捆绑,在经济领域大国和小国都能得到实惠。与此同时,鉴于彼此间投资、贸易等合作的便利性,那么必然会对协议以外的国家产生天然的排斥性。 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也是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重要的推动者和领导者,其日益庞大的经济总量、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都让世界霸主美国日益不安,美国积极推动TPP谈判,是其亚洲“再平衡战略”的经济层面延伸。归根结底,TPP是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平台,是美国制衡中国的经济利器。一旦TPP谈判结束并顺利实施,将对中国的的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TPP成立后将加剧“贸易转移效应”,导致中国出口总量的大幅下滑,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产业转型。“贸易转移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国把原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低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转换为从同盟内成员国高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从而发生了贸易转移,是一种福利损失。据统计,中国全球十大贸易伙伴中参与TPP谈判的经济体占了6个,依次分别为:第二位美国(双边贸易总值为4846.8亿美元)、第三位东盟(双边贸易总额为4000.9亿美元)、第四位日本(双边贸易总额为3294.5亿美元)、第八位澳大利亚(双边贸易总额为1223亿美元),与TPP成员国的贸易量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近4成。由于TPP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原本占据价格优势的中国出口商品将被越南、马来西亚等生产的类似产品取代,使中国的外贸出口环境迅速恶化。在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国内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的多重压力下,TPP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负面影响相当明显。 意义 TPP框架协议的达成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其影响将非常深远,这意味着中美角力正在走向多层次、复杂化。TPP以其高度自由化的名义构建新型贸易壁垒,势必会给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带来冲击。在全球电池行业出口市场的前20名国家中,TPP成员国占了6个且排名靠前,从前到后排列分别为美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加拿大、墨西哥,其中中国在全 球电池行业出口市场中排行第一,其次是美国。据电池行业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蓄电池生产企业的利润率正遭受着巨大的冲击,企业亏损面扩大,部分企业倒闭转产,我国电池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主要原因包括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外绿色壁垒,国外反倾销与技术壁垒,人民币升值,运输费用提高,电池行业职业病危害状况严峻,环保治理投入提高。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我国电池企业应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危机中存在的机遇,并利用这次危机来加速发展自己,促进电池行业持续发展。因此,研究TPP对我国电池出口业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正处在困境当中的我国电池企业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文献对TPP的研究范围及深入程度要领先于国内,定性分析方面主要有Williams(2012)、James(2010)、Lewis(2011)及Ezell和Atkinson(2011),定量研究主要有Petri和PeterA(2011)、 Itakura和Lee(2012)。他们主要从美国主导TPP的战略意图、TPP本身的制度设计以及TPP的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有盛斌(2011)、万璐(2011)、沈铭辉(2012)、徐长文(2011)等。这些文献大多围绕美国、日本加入TPP的大国战略、加入TPP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国是否应该加入以及对亚太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影响等议题展开。虽然其中不乏关于TPP谈判对中国影响的宏观分析,如ChundingLi和JohnWhalley(2012)关于TPP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数据模拟分析,万璐(2011)用GTAP模型分析了TPP对各成员国及区外国家GDP、贸易条件、福利等的冲击后果。但研究大多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探讨,予中国以战略意义上的思考,鲜有具体量化分析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