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报告_0.doc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果报告_0

成果报告 篇一:成果总结报告 以实验核医学专业实验室为平台,创建实验核医学课程本科 教学体系成果总结报告 侯桂华 宋静 张超 梁婷 山东大学医学院实验核医学研究所 本研究自2005年9月开始,至2007年10月为止,历时两年。 项目来源于山 东 大 学教学实验室软件建设项目:“以实验核医学专业实验室为平台,培养七年制医学生创新能力”和山东大学实验室设备与管理处实验室建设项目“顺应分子影像学发展,创建实验核医学实验室”。 1 研究目的意义 目前我国核医学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实验核医学课程尚无专门设置,在列入本科教学计划的核医学课 程中,实验核医学内容仅占极小部分,课时及内容极少,最多学时者也只占核医学课时的1/4左右,而且都是由临床核医学科医生教授。由于条件限制,仅仅是理论讲授,尚无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也无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教材和实验指导。鉴于各高校核医学课时过少,临床医生对实验核医学基础理论不够重视,以至于医学生对核医学知识尤其是实验核医学所知甚少,缺乏实践机会,严重影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创新思维,降低了医学生素质,在临床影像学/核医学工作中,在基础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科研教学中,由于缺乏核医学基础知识,严重影响了临床医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的分子影像学的迅速发展,使核医学学科内容中的实验核医学内容越来越新,越来越多。因此正如上世纪70年代,免疫学从微生物学中独立出来一样,实验核医学独立开课的时机已经成熟。不少高校目前设立了影像医学专业,实验核医学理论和实验列入本科教学计划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尽早开设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课程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2 主要内容是创建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课程教学体系 以实验核医学专业实验室为平台,以提高其科研素质为目标,建立了一系列实验核医学教学文件,发表了相应的教学论文3篇,首次为本科生开设《实验核医学及技术》课程,以核医学理论及技术在基因,受体研究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突出受体显像,基因显像等分子影像学必威体育精装版内容,高起点,跨学科,交叉融合,反映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实验技术和理论通过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反馈的信息、以及通过学生硕士论文完成的水平评价教学质量。 1制定实验核医学教学大纲、实验核医学实验教学大纲; 2 制定教学计划 3编写实验核医学讲义 4制备实验核医学教学多媒体课件 5 实验队伍的培训 6 实验项目的预试和实施 3 研究成果: 1 创建了完善的适合本科教学的实验核医学教学体系 2 完成了两届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 完成了一系列教学文件的编写 1)实验核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2)实验核医学课程讲义-《实验核医学教程》 3)实验核医学课程实验大纲 4)实验核医学课程实验指导 -《实验核医学技术》 5)相关教材:主持编写了临床基础实验的核医学部分,正式出版物 4.发表教学论文:3篇 (1)侯桂华、宋静、张超、梁婷“加强本科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医学教育探索2007,6(3)211-227。 (2)宋静、侯桂华、张超、梁婷“加强室开放建设 创建人才培养平台” 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28-429。 (3)梁婷、侯桂华、宋静、张超“信息技术与实验核医学教程整合的实践与探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2)189-191。 5. 应用于实验教学情况 详见附1《实验核医学课程调查问卷》 详见附2《实验核医学课程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2007年、2008年为2003级和2004级影像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6次,18×2学时实验核医学实验课,100余人参加实验。 同时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了6学时的实验课。使本科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为2007,2008级研究生开设实验核医学实验课30×2学时。培养掌握核医学新技术并能运用于科学研究工作和临床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学生200余人。 4 、创新点:在目前国内尚无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课程的前提下,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 1) 在国内率先建立适合本科教学的实验核医学教学文件和教学体系 2)以提高学生技术创新能力为主体,开设高水平的《实验核医学及技术》必修课 3)教学内容创新:高起点、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反映现代分子医学发展趋势的新实验技术和理论。 4)技术创新:技术涉及细胞水平、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等高新技术,顺应现代医学飞速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5)提高了实验教学人员的整体水平 5、应用情况: (1)应用于实验教学情况 为2003级和2004级影像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6次,18×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