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路面設计原理手写讲义
绪论
路面设计方法
理论(分析)法
经验法(半经验法)
典型结构法
二、道路损坏标准
标准
路基的永久变形
拉裂(整体基层和面层)
路表 综合弯沉
面层表面的剪切
面层的低温缩裂
面板疲劳开裂
三、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
交通 N
交通组成
交通量
γ
η
当量
荷载图式
动荷、速度
环境因素
水
温度
高温
低温
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
经验半经验法
确定路面设计指标(破坏标准)
车辆换算
确定土基和路面材料强度指标
建立土基强度、轴载与路面厚度间关系
2、理论法
①建立模型
②求解模型中关于关键点的应力、应变和位移
③确定设计标准(强度标准)
④确定土基及各层计算参数
⑤轴载换算
⑥设计方法
第一篇柔性路面设计方法
解析法
§1-1 Shell
英荷Shell矿山公司所设研究所提出。理论较完善
78年Shell法
一、 路面模型
三层弹性体系 层间连接
多层 电算 BISTDR(1968年,垂直)及BISAR(1973年,n层垂直、水平荷载、层间三种情况)程序
单圆或双圆
二、 设计标准
1 路基表面压应变 双圆轴线处
2 沥青层内的水平拉应变
是否在层底,取决于系数
C≤133mm时,出现在层底
C133mm时,≤200mm,位于下半部()
200mm,位于下半部
两项次要标准:
任何整体基层内容许拉应力(或应变)
路表总变形
其他次要标准:
基层或底基层无结合料材料最小模量
沥青层低温缩裂
三、 容许的设计标准值
1 (50℅保证率)
AASHTO 实验结果 PS1=2.5 =0.35
如采用85℅ 2.8 改为2.1
95℅ 1.8
上式已考虑的影响(实际路实验含横向分布)
2 ——沥青层容许水平拉应变
随N、沥青模量及混合料类型而变
由室内小梁疲劳实验可得
当,
3 水泥稳定类 容许拉应力
——极限强度
4 道路容许永久变形
车辙深度
高速路 10mm 一般路 30
取决于路基模量和粒料基层厚度h2
四、 考虑已设计因素
1 荷载
① 80KN 单轴重20KN 接地压力P=0.6MPa
速度50~60㎞/h
加荷时间 0.02s
②轴载换算
拟换算轴载
2 环境
① 温度
建立平均温度(年加权平均气温)与沥青层温度的关系
②湿度
取最不利季节参数
3 材料特性
①路基
②松散材料 取决厚度和下面路基模量
以mm计
2 4
③整体材料
④沥青混合料
劲度模量 →沥青含量,沥青劲度及混合料空隙
——混合料剥落空隙率
——集料体积
——沥青体积
五、 设计步骤
拟定厚度模量,计算所需值,进行比较
六、 车辙
1影响因素
沥青层厚度
沥青劲度中的粘滞度部分
交通量
沥青层平均压力
实验室得到
应用到路上 加入(动载修正系数)
2 轴载换算
A——比例系数,随及而变,查图
3沥青劲度中的粘滞度部分
——见上
——沥青粘滞度
——车轮通过时间,取
4 沥青层各分层的平均应力
——轮胎压力
——第i层上、下面垂直位移差
——第i层模量
5 车辙的计算
——动态影响修正系数
因RD发生在高温季节 以代E
--面层厚
总变形
七、 荷兰认为Shell法
§1-3 AI法 1981年第九版
Asphalt Institute
AI 1955-1970 年 共8版 全厚式 LH路面属经验法
9版
一、 路面模型
多层 三、四层
单轴 80 KN (18KP)
p=0.483MPa
二 、设计标准
1 沥青层底面拉应变
2 路基表面的垂直压应变
1、
N——路面开裂时的荷载作用次数
——加荷时拉应变
a,b——系数,根据疲劳实验得出,修正后用于现场
AI法采用Finn 法
N——18KP作用时等效的单轴作用次数
——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S
——空隙率
——沥青体积率
2、
l,m——系数,与设计方法有关
三 、设计考虑因素
1 轴载
采用结构系数 SN=5 耐用指数 Pt=2.5 时情况
Equivalent Axle load
ESAL Single
计算或查表 4-40
2 环境条件
考虑沥青层内温度
月平均路面温度
z——路面深度(英寸) z=1/3沥青层厚
3 材料特性
①LH动态模量
——通过200号筛集料的概率,取5%
f——加载频率
——空隙率
——华氏70时沥青粘度
T——温度
——沥青用量
② 乳化沥青
在温度T,硬化时间t时的模量
③未处治粒料
劲度模量
,——系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