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就职演讲.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竺可桢就职演讲

竺可桢就职演讲 追寻大师足迹 扬帆求是之梦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朱乐冲,来自 东关中心小学,我的母校创建于1902年,时名毓菁学堂,一代宗师,科学(来自:WWw.Zaidian.Com 在点网:竺可桢就职演讲)巨匠竺可桢就是在这扬帆起航,求是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巨大的 精神财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的《追寻大师足迹,扬帆求是之梦》。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在东关,他三岁就能识字,很小 就特别喜欢观察大自然,每一片落叶,每一声虫鸣,都能触动他幼小的心弦。7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毓菁学堂。他学习可用心了,有一次,哥哥教他学造句,一直到天亮,鸡叫了他才肯回房睡觉。13岁那年,先生问同学们:“什么最苦,什么最甜?”同学们纷纷回答:“蜜糖嘴甜,黄连最苦!”竺可桢站起来严肃地说:“丧权辱国最苦,国家强盛最甜”那时,他就暗暗发誓,要用一生来学好科学,要以科学唤醒民族,振兴中华?? 1905年,15岁的竺可桢离开东关,外出求学,先后到东湖法政 学堂、上海澄衷学堂,唐山路矿学堂学习,每次考试他都名列榜首,后来留学美国,进了哈佛大学,选定气象学作为研究方向。 1918年,竺可桢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历任东南大学、南 开大学教授,他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 ,创建了中国的第一个气象台,并跑遍全国各地,发动建立气象站,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1936年他临危受命,担任浙大校长,他把求是精神定为浙大校 训,并广聘名师如马一浮、邵裴子、苏步青等,使浙大学术气氛浓厚,人才辈出,被誉为东方的剑桥。 1937年抗战爆发,杭州危急,为了给国家保留一批知识精英, 竺可桢毅然率领全体师生踏上西迁之路,横穿六省,行程2600公里。这期间,我们可以想象办学之艰难,环境之险恶,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竺可桢还是没有放弃的科学研究,令人肃然起敬。 新中国的成立,将竺可桢推上了新的征程,他担任了中科院副院 长,致力于科学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自然区的划分、制定了国家大地图案,组织筹建了西藏工作队,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他曾经三次深入沙漠考察,足迹踏遍了内蒙古、河西走廊和新疆,80岁高龄,还坚持赴野外考察,为了新中国的气象、地理与农业,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安然辞世,享年84岁。竺可桢的一生 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一生,是努力追求真理的一生,如今他执着的求是 精神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东小学子共同的精神追求,追寻着大师的足迹,我们的求是之旅也将扬帆起航! 篇二:大学校长们的就职演讲 从这儿看中国的大学精神 ——新任大学校长们的履职讲话 一、北京大学新任校长林建华:不为世俗抛弃学术尊严 林建华, 1955年10月出生,山东省高密市人,中共党员, 1973年11月参加工作,1986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2月15日任北京大学校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离开北大四年零两个月,重新站在这个熟悉的讲台上,面对着曾经一起学习工作数十年的朋友、同事,面对熟悉的北京大学,一时间,真不知道说些什么。刚才,中组部领导宣布了中央任命,我感谢党中央国务院的信任,也感谢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信任。我深知北大校长这副担子的分量,也清楚自己能力有限,但我有信心,也有决心,同朱善璐书记与全校师生员工一道,把北大建设好、发展好。 北大从来不止是一所学校,她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寄托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未名湖从来不止是一潭湖水,它荡漾着学者淡泊名利的誓言;静园也从来不止是一席草坪,它承载着学子仰望星空、追求真理的执着!这里的一木一石,即使再普通不过的园林景观,也都被赋予了太多的梦想与期望。的确,世界上恐怕从来没有一所大学能如北大这样,与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学者大师的摇篮,辉煌的历史,使北京大学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探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精神家园。 过去四年多,我走过了两所学校,亲身经历和感受了中国大学的奋力和崛起。重庆大学的质朴与亲情,浙江大学的务实与求新,都让我由衷钦佩、收获良多。但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对北京大学满怀敬意,希望北大能够继续引领中国高等教育走向辉煌。过去四年多,在几任领导的带领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北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每次回到北京,都能目睹校园的日新月异;每次遇到同事和朋友,他们都会由衷地谈起学校的发展和变化:优秀学者聚集北大,学术研究成就斐然,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建章立制成果显著,这些发展和进步为学校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想要特别感谢王恩哥校长。恩哥是我的老朋友,我们也曾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