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慈善组织信息披露与审计监督.doc
慈善组织信息披露与审计监督
摘要:以当前慈善组织面临的信任危机为背景,对慈善组织信息披露与审计监督理论上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一些关于加强慈善组织信息披露与审计监督的着力点。探讨非营利组织如何树立会计诚信的价值观念,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重塑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为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审计监督
一、背景
慈善组织是非营利组织,慈善事业是公益事业,慈善组织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和企业这两种主要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在促进民生政策的落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上具备公众社会责任与公德的完美光环。
慈善组织具有非营利性和公益产权,利润禁止分配,享受税收优惠,资金来源广泛,依赖于捐赠人的志愿捐款和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运营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慈善组织需要通过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来反映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信息披露公开透明、审计监督有效得力便成为其 “治病疗伤”挽救公信力的关键。2011年底,“河南水窖”审计报告公布于众,成为国内首份民间公益活动审计报告。透过该审计报告,捐赠资金的募捐、管理和使用等情况一目了然,甚至具体到了每笔捐款的“来龙”和“去脉”。这次审计活动及审计结果的公布使此次慈善援建水窖的公益活动犹如玻璃一样透明,为解决当前我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水平低下及审计监督不到位的难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示范。
2004年2月11日国务院通过《基金会管理条例》要求基金会披露年度工作报告时应包含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2004年8月18日财政部发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对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披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目前在我国慈善组织中只有规模较大的慈善基金会按规定提供由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计报告,而一些规模较小的慈善组织未按规定要求提供审计报告,出现由业务主管部门执行财务审计,或者审计质量不高无法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公允性,年度审计报告尚处于基金会自愿披露阶段。
二、理论基础
加强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和审计监督在理论上有合理性。资本市场已有研究表明外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选择可以传递企业真实价值的有效信号(Datar等,1991),同样地慈善组织也可借助外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传递其高品质信号影响慈善市场中潜在捐赠者的捐赠决策促进组织下一期捐赠收入的增长。Saxton and Guo(2011)研究发现组织机构可以通过自愿披露相关财务信息向目前和潜在的捐赠者发出有关经营效率、可靠度、责任和经营成果的信号。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公共受托责任,是指受托经营和管理公共资源的组织有责任向社会公众汇报对这些财产的经营管理情况。由于公益性组织通过接受政府资助或税收优惠而占有公共资源,因而管理者应当以履行公共责任为基本目标,为公共利益的实现而努力工作。随着社会民主意识逐渐加强,人们对提高公益性组织如实反映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公共责任受托人的管理者负有向捐赠人或者会员编制并公布报告、充分披露信息的义务,以解除受托公共责任。慈善组织承担并履行受托责任,不辱使命地履行慈善资源的管理职能,并最大化这些资源使用的社会效益,同时,进行公开、透明、公允、真实的信息披露,向捐赠人及社会公众履行报告义务,保障利益关系人(捐赠人、受益人、社会公众)的权益。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由于市场参与者的地位、知识、能力等的不同,交易一方会比另一方占有更多的相关信息。而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管理者(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就有可能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选择对委托人不利的行为,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样存在于提供公共产品的慈善组织中,由于慈善组织的捐赠人并不是最终的受益人,比如慈善机构,捐赠人很难判断其服务质量;或者产品或服务本身的性质太复杂,受益人难以评估。因而,受益人无法在现行的契约制度下有效地监督组织的行为,组织的管理者利用信息优势会根据个人偏好选择业务项目,并可能通过提取高额的管理费来满足个人的利益,从而造成公共资源的流失。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隐瞒、欺诈等行为,应当要求慈善组织进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保证信息披露的公开与透明。政府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应对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监管和评估。信息披露不透明、质量差的慈善组织,就会失去社会公众的信任,捐赠人会选择“用脚投票”,不再为该组织提供财务资源。
(三)“免疫系统”论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监督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即审计“免疫系统”论。审计监督如生物体免疫系统发挥效用的过程( 即感知、作用、清除抗原) 一样,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预防、揭示和抵御矛盾、障碍和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