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歌响处,迸发民族最强音.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歌响处,迸发民族最强音.doc

战歌响处,迸发民族最强音   民族危机外敌入侵之际,才会迸发出一个民族内心的最强音。能够迸发这最强音的民族,绝不会消亡;能够迸发出这最强音的民族,也定能自强奋起革命出一个新中国。      同样是海港城市,马赛诞生了法兰西的国歌《马赛曲》,上海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同样是民族危机外敌入侵之际,也许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才会迸发出一个民族内心的最强音。能够迸发这最强音的民族,绝不会消亡;能够迸发出这最强音的民族,也定能自强奋起革命出一个新中国。   回看抗战期间诞生的歌曲,“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学生涌入关内,东北军撤退至关内,诞生了满怀悲戚与思乡情结的《松花江上》;长城抗战,催生奋勇杀敌的《大刀进行曲》;及至聂耳随朱庆澜将军到热河,听那抗日义勇军的战歌,为之所动,化作《义勇军进行曲》,并首先在上海唱响,这首歌还于1940年唱到了纽约,让美国人民知道了中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战。   “八一三”淞沪抗战,《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响彻苏州河南岸的高楼间。   延河畔、黄河旁、晋察冀边区,《黄河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游击队歌》、《团结就是力量》……一曲曲雄壮战歌,撕破黎明前的黑暗,迎接中国的新生!   流亡中的歌   《松花江上》这首歌并不是诞生在松花江上。“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流亡关内的东北学生纷纷四散到各地。由于“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衅,致使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作为军人不能执戟卫国,东北军将士们的心头郁结,久久不去。   1935年,左联作曲家、共产党员张寒晖从河北定县老家来到西安。刚在老家组织抗日救国会活动的张寒晖,目睹背井离乡的东北学生、士兵,不禁谱出令人潸然泪下之曲,并自己为之填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1936年12月,当爱国青年唱着这哀戚的歌到达临潼,行至城外的十里铺,正逢张学良车队。“‘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张学良听到这令人断肠的合唱,双手摆了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   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西安事变”后,张寒晖到东北军政治部工作,率领“12?12”剧团随军演出。之后,由于《松花江上》传唱一时,人们一度竟然忘了张寒晖这一词曲作者,口口相传,人们的印象里,这首歌成了东北流亡学生集体创作,在一些歌集里也都写着“作者佚名”。   在抗战胜利内战方起的时候,创作了《松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等著名歌曲的张寒晖,于1946年3月11日因病去世。他创作的《松花江上》,与刘雪庵创作的《流亡曲》、《复仇曲》,合称为“流亡三部曲”,其与《义勇军进行曲》一道,成为了全民抗战之前,中国人对日抗争最著名的歌曲。   与张寒晖一样,聂耳也是在抗日的最前线动心起念,写就了《义勇军进行曲》。   于1930年夏天来到上海的云南青年聂耳,他最初的落脚点是虹口公平路185弄同春里86号的后厢房。因为1928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聂耳的言行受到当时昆明当局的注意,导致他在没能领取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证的前提下离开昆明。来到上海的聂耳,就像如今“沪漂”一族一样,手头并不宽裕的他屡次租房,屡次搬家。从虹口、杨浦到静安寺附近,乃至霞飞路,都有他的落脚点。   他先以小提琴练习生的身份进入上海文艺圈。接着,又开始为电影谱曲。   1933年早春,聂耳随慰问团去热河四家子。这里有抗日义勇军军营。本次慰问的组织者是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军事部长王化一、政治部副部长杜重远,以及上海辽吉黑热后援会负责人朱庆澜将军。朱庆澜早年从事反清斗争。“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朱庆澜发出第一份要求抗战的通电,成为向全国发出呼吁、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第一人。   聂耳随朱庆澜到达冰天雪地的内蒙。在抗日义勇军营地里,他听到了官兵在演唱战歌。于是他循着歌声走过去,操着云南口音浓重的国语问:“你们唱的啥子歌?”   “我们唱的不是傻子歌,是《义勇军誓词歌》。”来自东北大学的流亡学生、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军事部联络副官高鹏告诉聂耳。   从热河回上海的途中,义勇军、誓词、战歌等等,在聂耳的脑海回荡。此际,朱庆澜正投资一部电影――《风云儿女》。这部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的影片,由田汉编剧。哪知道田汉刚交出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词,就于1935年2月19日被当局抓捕。《风云儿女》的台词剧本不得不交由夏衍修改。这时候,聂耳找到了夏衍,承揽下了为《风云儿女》谱曲的任务。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