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抗战老区涉县特色致富路.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老区涉县特色致富路.doc

抗战老区涉县特色致富路   16岁时,涉县的张水来当上了民兵,后来参军成为129师385旅一名战士。他曾经为邓小平牵过马,参加过平汉、盘龙等战役。   8月6日,《民生周刊》记者见到了这位93岁的老八路。抗战时的情景他仍历历在目,每当说到激动处,他还不停地用手比划着:“噗通……咚、嘭……嗖地一个地雷扔到村里……”   巍巍太行,潺潺清漳,抗战老区涉县处于群山环抱之中。从这里走出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2位元帅(刘伯承、徐向前)、3位大将、18位上将、48位中将、295位少将。有近百名129师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因此,129师司令部旧址又被称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发祥地”。   抚今追昔,战争已经远去,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让涉县人民倍感珍惜。如今,这里欣欣向荣的局面,已经很难看出侵略战争曾经给这里带来的创伤。在党的领导下,从战火中走出的老区人民继承并发扬了太行精神,探索出一条“特色”脱贫致富路。   太行山下的红色往事   因村西有一片赤色岩土,清漳河畔的一个村庄因此得名赤岸村。抗战期间,赤岸村是129师司令部所在地。如今,这个村隶属于涉县河南店镇。   走近赤岸村,“刘邓和他的战友们”的塑像赫然矗立在村口的广场上。129师司令部旧址、将军岭……这些抗战遗迹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们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   1940年6月,邓小平、刘伯承率领129师司令部从山西省辽县(现左权县)桐峪镇出发,沿清漳河南下,进驻河北省涉县常乐村。同年12月,迁至赤岸村。   作为抗战老区,涉县依然残留着战争留下的痕迹。抗日战争中的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战役均在此一带打响。在接受《民生周刊》采访时,涉县党史专家李书味谈道,虽然规模不太大,但打击了日本军队的嚣张气焰,为敌后抗战带来的影响深远。   最值得一提的当数响堂铺伏击战。1938年春,侵华日军沿邯长大道向西进犯,先后占领涉县、黎城、潞城、长治、屯留、长子等县城,严重威胁着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安全。3月31日,在徐向前副师长的亲自指挥下,八路军将士以涉县响堂铺村为中心,在30华里的狭长地带设伏。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全歼敌人两个汽车中队,毙、伤日军400余人,180辆汽车被全部烧毁。击退东西两路援敌800余人,缴获迫击炮4门,轻重机枪10余挺,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抗日8年间,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领导下歼灭日伪军42万余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此外,还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先后有110多个党政军重要机关驻扎。   坚持抗日的同时,八路军还不断壮大了自己的队伍。由刚入太行时的9160多人,发展到后来的30万人,还有一支40多万人的民兵队伍,铸就后来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最终,以“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奇迹载入史册。   1945年8月20日,129师番号奉命撤销,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年底,刘邓大军离开涉县,千里挺进大别山。   除八宝山外,涉县的将军岭是安葬元帅、将军最多的地方。1986年以后,刘伯承、黄镇、徐向前、李达、王新亭、袁子钦、李雪峰、赵子岳等将帅的灵骨陆续安放在将军岭上,邓小平亲笔为“将军岭”题写了岭名。   “幸福渠”造福后代   1923年,张水来出生在赤岸村的一个贫困农家。小时候,他给村里的大户人家放羊。巧合的是,这座大户人家的院落后来成为了129师司令部驻地。   作为涉县唯一健在的老八路,张水来每月有600元的补贴。由于战乱的耽搁,他一直没有成家,现在和侄子一起生活。回忆起以前吃糠咽菜的日子,他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   “现在住的楼房是之前做生意挣钱修建的。”他的侄子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如今天下太平,多数村民都在外打工,每月收入数千元,生活比较富裕。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重点贫困县,到拥有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这个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实现了自身的完美蜕变。   “历史告诉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我党取得抗战胜利的保障。现在是和平时期,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李书味谈道。   在连年灾荒的情况下,为支援前线,涉县人民省吃俭用。据统计,在1941年至1949年的9年间,涉县共交公粮1.13亿斤,平均每年交公粮1200多万斤,占当时全县粮食总收的15%以上。全县年满18岁至45岁的青壮年积极参军,此外还按军事组织编制起来,分为民兵自卫队、民兵担架队等。   “水流南山头,吃饭不发愁,没有邓政委,这水怎能流?”在涉县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据当地居民介绍,赤岸本来没有河,为了让远处的清漳河造福于民,129师和边区政府带领群众修建了漳南大渠,使得附近村庄有了水浇地。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