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临清琴曲的形成与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析临清琴曲的形成与发展.doc

探析临清琴曲的形成与发展   摘 要 京杭运河为运河流域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环境,运河城市临清音乐文化的繁荣即得益于此。临清琴曲是流传在临清乡间的一种演唱艺术,它的曲调清心悦耳,文辞质朴细腻、乡土气息浓厚,被广大人民所接受。文章以京杭运河发展为背景,探讨了临清琴曲音乐的艺术形式,以及在探讨琴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琴曲音乐艺术逐渐消退现象的沉思,包括怎样做好保护这种民间艺术,使之得以传承。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临清琴曲 衰落原因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1临清琴曲形成的文化背景   “临清琴曲”是流传在临清民间的一种演唱艺术。起初是分角色变唱,后来感到不足,便制备了服装道具,进行化妆演唱,逢年过节,进行演出。   公元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会通河开通,临清境内会通河与卫河交汇的中州一带迅速兴起。明永乐九年(1411年),会通河得到重新治理,漕运得以通行。元、明以来,借助京杭运河的媒介作用,临清成为我国北部运河沿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手工业中心,临清音乐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2临清琴曲的艺术形式   2.1演唱形式   临清琴曲无职业性演出,纯为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一般在农闲的冬季,爱好者们相约习唱为乐。在春节、元宵节等大节日,农民们往往敛聚些钱物,置办些戏装行头、乐器等,在场园搭台演唱。“小调会”内不分尊卑,演唱者中数辈相聚,乐器一响,开口一唱,呼妻唤子,一应曲中角色,虽爷孙倒置也不避嫌,那份认真投入令人羡叹。只是缺戏曲的武场锣鼓,只有类似文场的小乐队伴奏。   2.2唱腔特点   临清琴曲演唱形式为2-3人,最多不超过五人,分角色加伴奏进行演唱。它没有打击乐,只用竹板同撒拉吉作为打节奏的乐器;伴奏乐器以京胡、扬琴、三弦为主曲调多为地方民歌和流传民歌改编,有凤阳歌、迭断桥等近二十种唱腔曲牌及小开门、小八板、哭周瑜等近十种行弦伴奏曲牌。所有曲调各有特点,但又有较统一的风格;也有些曲调为原民歌填词,如《送情郎》《锯缸调》《思故乡》等。所演曲目多为农村生活中传说的故事或根据真人真事而编的故事,听来朴实细腻,乡土气息浓厚。   2.3演唱曲目   常演曲目有:《后娘打孩子》《要陪送》等。所用唱腔曲牌有《风阳歌》《边关调》《叠断桥》等。演奏用的曲牌有《哭周瑜》《苦中角》等。琴曲唱腔朴实,表现力细腻动人,乡土气息浓郁,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镇都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2.4伴奏乐器   临清琴曲的伴奏乐器有扬琴、三弦、二胡、四胡、箫、京胡等。它没有打击乐,只用竹板同撒拉吉作为打节奏的乐器。因有箫、京胡的加入,使其具有一定的江南丝竹风格,尤其是京胡的左手抹音演奏,音色颇似高胡。   3临清琴曲衰弱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临清逐渐发展起来,各方面的文化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流行音乐的冲击、受众群体的局限,临清琴曲逐渐走向衰弱。   3.1经济发展方面   根据对临清部分小地区的了解,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大概每家每户都有一到两人到外经商或在本地经商,年龄较老的或受条件限制的只能在家务农。但这种现象也存在一种隐患,大部分经商的人都是紧跟是时代的脚步,自身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都会受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3.2音乐受众群体的局限性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音乐的大众传播媒介技术即录音技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等多方面的迅猛发展,人们对音乐的接受方式、听赏习惯、审美特点等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中老年受众仍然是接受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坚力量,同时也喜欢老歌及部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青少年受众,就总体而言,接受最多、最广泛的是当前的各种流行音乐。总体来说,喜欢流行歌曲的青少年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而绝大多数一般音乐受众老年人受众在音乐消费上几乎不投入,被动满足于接收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有限信息供给。   4对临清琴曲的传承与保护   4.1加强大众传媒中对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播   这几年关于传统音乐文化方面的书籍也出版了不少,但大多数都过于抽象,很难理解,好像跟人们平常的思想行为是脱节的。现在最迫切的就是要形成一套理想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出版物。既不能过于抽象,又不能流于一般,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   我们应该更多的为本土传统音乐文化服务,把传统音乐书籍制作成光盘等,光盘赋予书籍一起销售,以弥补文字阐释之不足。在农村电视机收音机人均拥有率很高,对此,我们应充分发挥电视机收音机的优势,开拓市场与农村音乐传播的途径。   4.2积极保护现存以口头传播为主的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作为“口头传承”的表演艺术,各种传统曲目浩如烟海,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