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比例线段.doc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教案-比例线段

数学教案-比例线段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以及比例的性质.以前的平面几何主要研究线段的位置关系和相等关系,从本章开始研究线段及相关图形的比例关系――相似三角形,这些内容的研究都离不开线段的比和比例性质的应用. 本节的难点是比例性质及应用,虽然小学时已经接触过比例性质的一些知识,但由于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印象并不深刻,而本节涉及到的比例基本性质变式较多,合分比性质以及等比性质学生又是初次接触,内容不但多,而且容易混淆,作题不知应用哪条性质,不知如何应用是常有的. 教法建议 1.生活中比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新课引入时最好从生活实例引入,可使学生感觉轻松自然,容易产生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小学时曾学过数的比及相关概念,学习时也可以复习引入,从数的比过渡到线段的比,渗透类比思想 3.这一节概念比较多,也比较容易混淆,教学中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组来进行巩固,特别是要举一些反例,同时要注意对相近概念的比较 4.黄金分割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主要体现数学美,可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5.比例性质由于变式多,理解和应用上容易出现错误,教学时可利用等式性质和分式性质来处理 教学设计示例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线段的比的概念. 2.通过与小学知识到比较,初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 3.通过线段的比的有关计算,培养学习的计算能力. 4.通过“引言”及“例1”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热爱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设计 先学后做,启发引导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两条线段比的概念.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两条线段的比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股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找学生回答小学学过的比、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概念. 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以米、厘米、毫米作为长度单位,量一下几何教材的长与宽.再求出长与宽的比.然后找三名同学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如: 等. 可以看出,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就是两条线段的比. 一般地:若a、b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或写成 ,和数的比一样,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 关于两条线段比的概念,教学中要揭示它的实质,即 表示a是b的k倍,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较易理解,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到求比时,长度单位要一致.另外,可组织学生举例实际生活中两条线段的比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联系实际和积极思维的能力,对活跃课堂气氛也很有利,但教师需注意尺度. 就刚才三组学生做过的练习及问题回答,在教师启发和点拨下,让学生讨论或试述两条线段的比应注意的问题,归纳出: 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的长度的比. 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 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 除了a=b之外, . 与 互为倒数. 例1? 见教材P202. 讲解完例1后: 提问学生AB是 的多少倍, 是AB的多少倍,以加深学生对线段比的逾义的理解. 给出:比例尺= ,就例1的图上,若图距是8cm的两地,实际距离是多少? 另外,还可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测量并计算出你所在省会与首都北京的直线距离,从而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例2? 见教材P202. 讲解完例2后: 可改变线段AB的长度,或给出AC、BC的长度,再求这些比,使学生认识这种三角形中边的比与长度无关. 常识1:有一锐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比为 . 常识2: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为1:1: . 学生掌握了这些常识可有两点好处: 知道例2中“ ”以及习题5.l第2题中“边长为4”.中的“对角线AC=a”这些条件实际上都是多余的. 这些题目若改成“填空题”,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计算.从而提高做题速度.这样不仅培养了能力,而且在考试中也受益匪浅. 因此,今后如遇到和此常识有关的知识要反复渗透,反复给学生强调,让它扎根于学生的下意识中。 1.两条线段比的概念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 七、布置作业 教材P210中2、3. 八、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比例线

文档评论(0)

mcplj198370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