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建铁路精伊霍线北天山隧道出口
隧道围岩量测作业指导书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铁十七局集团四公司精伊霍铁路项目经理部
二ОО七年三月五日
北天山隧道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
一、围岩量测的目的
围岩量测的目的是借助现场量测对隧道围岩进行动态监测,并据以指导隧道的开挖作业,并使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进一步优化。
二、现场量测任务
1、通过对围岩与支护的观察和动态量测,以达到合理安排隧道施工工序、日常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修改设计参数并积累资料。
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形、应力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修改支护系统设计,指导施工作业和管理等。
3、经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隧道围岩及支护衬砌结构的稳定。
4、对已有隧道工程的量测结果,可以分析和应用到其他类似工程中,作为指导复合式衬砌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三、量测工艺流程
四、量测规划
1、量测项目及方法(见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方法及工具 布置 量测时间间隔 1~15d 16~30d 31~90d 90d以上 1 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 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缝观察与描述,地质罗盘等 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 每次爆破后进行 2 周边位移 JSS30型数显收敛计 每5~100m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测点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3 拱顶下沉 水平仪、水准尺、钢尺或测杆 与周边位移量测布置在同一断面 与周边位移量测同时间进行 4 地表下沉 水平仪、水准尺 与周边位移布置在同一断面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周 2、量测断面的确定
⑴量测横断面测点布置
⑵量测纵断面布置
按规范及设计要求,Ⅴ级围岩10~20m布置一个量测断面,Ⅳ级围岩20~40m布置一个量测断面,Ⅲ级围岩40~50m布置一个量测断面。
五、测点埋设
测点加工
⑴水平收敛及拱顶下沉测点加工
水平收敛及拱顶下沉测点用长30cmφ16~22钢筋焊φ20垫片制成,如图所示:
⑵地表下沉测点用φ16~22半圆头钢筋制成。
测点埋设
⑴水平收敛及拱顶下沉测点埋设
水平收敛测点在拱腰及拱中对称水平布置,拱顶下沉测点在隧道中线处布置。待开挖完成后,将加工好的测点固定于岩体内,要求测环露出喷射混凝土面3~5cm。
⑵地表下沉测点埋设
在埋设点挖长、宽、高均为200mm的坑,然后放入下沉测点,四周用混凝土填实。
水准基点设置
测拱顶下沉时,水准基点选在围岩已经稳定的拱顶位置,设置2点;测地表下沉时,水准基点选在开挖影响范围之外,设置2~3点。
六、现场量测
1、地质观察与描述
开挖工作面的观察,在每个开挖面进行,特别是在软弱围岩条件下,开挖后立即进行地质调查,并绘出地质素描图。观察内容主要为:开挖面地质状况及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的工作状态等。
2、水平收敛量测
水平收敛量测使用水平收敛仪进行,在喷射混凝土结束后立即读取初始值,读数3次,取平均值。若读数极差超过0.05mm,应重新读数。
3、拱顶下沉量测
拱顶下沉量测使用水平仪及钢尺进行,在喷射混凝土结束后立即读取初始值,读数3次,取平均值。若读数极差超过2mm,应重新读数。
4、地表下沉量测
浅埋隧道洞顶地表下沉量测使用水平仪及钢尺进行,在隧道尚未开挖前5天就开始量测初始值,读数3次,取平均值。若读数极差超过2mm,应重新读数。
七、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
变形管理等级
管理等级 管理位移(mm) 施工状态 Ⅲ U<U0/3 可正常施工 Ⅱ U0/3≤U≤2 U0/3 应加强支护 Ⅰ U>(2 U0/3) 应采取特殊措施 注:U—实测位移值;U0—最大允许位移值。
1、每次量测后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量测数据时态曲线和距开挖面关系图。
2、对初期的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变化速度。
3、数据异常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加厚喷层、加密或加长锚杆、增加钢架等加固措施。
4、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
(1)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判别:
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1.0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系统;
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时,围岩达到基本稳定。
(2)、根据位移时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
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时,围岩趋于稳定状态;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7.2 弹力 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docx VIP
- 7.2+弹力(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24).pptx VIP
- 强震球:五年级《分数的意义》课件(13页)-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pptx VIP
- 2023年苏州市相城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考试真题.pdf
- 混凝土课程设计无错版(中南大学).doc
- 隧道专业英汉词.doc
- 《项目管理精华:给非职业项目经理人的项目管理书》读书笔记.docx
- 《柏林广场A1》练习册听力原文Lektion1-6.doc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弹力》课件.ppt VIP
-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移动源应急管理技术指南及编制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