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将 的作用面转换成垂直面上的投影,并同 取得平衡,则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支护结构所提供的支护力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岩体沿滑面S上提供的支护阻力 尚有剪切体滑面S长度上的抗剪应力和正应力的水平分力,其和为 ——岩体剪切滑面与水平面之平均倾角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剪应力和正应力 总的支护力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新奥法的重要思想是“适时支护”,过迟的支护会引起隧道变形不收敛,造成破坏;过早的支护需要过大的支护力,造成不经济; 但在隧道开挖前就能准确地确定各项支护参数及支护方案并非易事;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新奥法支护变形监控-引言1 实际工作中,支护设计标准的确定,包括支护时间和支护类型的确定,支护后变形数值的判定标准,是否进行二次支护,以及何时进行二次支护等往往要依靠经验确定。 在新奥法中,通常是结合监控量测信息决定的。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新奥法支护变形监控-引言2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新奥法支护变形监控 1-喷射混凝土;2 -设锚杆;3-设模注内层二次衬砌;4-测线 图4-17 新奥法支护变形监控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二次标准衬砌的施作 采用两次衬砌的地下工程,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第一次衬砌基本稳定时施作,应在同时达到下列3项标准时进行: ①隧道周边水平收敛速度小于0.2mm/d;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小于0.1mm/d; ②隧道周边水平收敛速度,以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 ③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总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隧道稳定的判据 隧道稳定的判据是后期支护施作后位移速度趋近于零,支护结构的外力和内力的变化速度也应趋近于零。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本章要点 理解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及与锚喷支护的关系; 掌握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 理解锚喷支护的计算方法; 理解位移-支护曲线的含义; 了解二次衬砌的判定标准。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2)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 两个方面起支护作用 : (1)局部稳定原理 (2)整体稳定原理 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喷射混凝土1d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5MPa。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1)局部稳定原理 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及时封闭岩层表面的节理、裂隙,填平或缓和表面的凹凸不平,使隧道内的轮廓较为平顺,从而提高围岩节理、裂隙间的粘结力、摩阻力和抗剪强度,并减少应力集中现象。 喷射混凝土关键是控制危石,此时,喷射混凝土需能承受危石的重量。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喷层对局部不稳定危石块体的抗拉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冲切) ——喷层工作条件系数,取0.6; ft——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h——喷层厚度 ur——不稳定危石块体出露面的周边长度 a)按冲切破坏计算;b)按撕开破坏计算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整体稳定原理 喷射混凝土与围岩表面紧密贴合,形成组合结构共同工作。 一方面在与围岩共同承载和变形过程中对围岩提供支护力,使围岩变形得到控制,应力得以调整; 另一方面承受来自围岩变形引起的形变压力,从而使围岩保持稳定。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3)新奥法中锚喷联合支护的应用(1)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较好的围岩(如Ⅳ类以上围岩),可以喷射混凝土为主,锚杆加固以辅; 较差的围岩,则以锚杆,尤其是预应力锚杆作为主要的岩体加固手段,并与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或加钢拱的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配合使用。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施工步骤 新奥法以及时的锚喷作为临时支护,称为第一次衬砌。 第一次衬砌可以起到稳定围岩,控制围岩应力和变形,防止围岩松驰、坍塌等作用。 待其基本稳定后,再加做模注混凝土二次衬砌。 原来的临时支护(锚喷支护)成为永久衬砌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次衬砌基本上不承受荷载或承受很小的荷载,主要是为了满足隧道结构物的安全、耐久、防水和饰面等的需要。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2)新奥法中支护与围岩共同作用的力学原理 支护结构的设计原理是围岩和柔性支护共同变形、破坏的弹塑性理论。 ①围岩为均质、各向同性的连续弹塑性体,岩体在塑性变形、剪切破坏后仍有残余强度;②隧道初始应力场为自重应力场,侧压力系数1;③隧道断面形状为圆形;④在一定的埋深条件下,将隧道看作无限体中的孔洞问题。 新奥法与锚喷支护 “莫尔-库伦”准则作为“塑性判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