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化学工艺学第二章_化学工艺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 原料资源及其加工 石油 天然气 煤 生物质 空气 水 2.1.1 石油及其加工利用 石油化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 基本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及氮肥工业等的产品中大约有90%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 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 石油制取 三苯——苯、甲苯、二甲苯 石油、天然气和煤制取 补充:石油来源 “现代油气生成理论”认为 沉积物中有机质(低等动、植物,特别是水中的浮游生物)在还原环境内埋藏到一定深度后,在一定温度、时间、细菌等作用下,经历了各种复杂的生物化学、热催化、裂解、高温变质等阶段,陆续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1) 生油母质 :低等动、植物 (2) 生油环境: A、水体 B、良好的古气候条件:温度、潮湿 C、不断有沉积物形成有机淤泥 D、不断沉降 (3)生油过程 A、生成CH4气体阶段 (CO2、H2、H2S、NH3、CH4等) T:50~60℃ 深度:1500~2000m B、热催化生成油气阶段 (去O2、加H2、富C) T:80~180℃ 深度:2000~3000m C、热裂解生成凝析油阶段 T:180~250℃ 深度:3000~4000m D、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T:>250℃ 深度:4000~6000m 证据:(1)石油中发现了生物起源时的有旋光性物质; (2)发现了卟啉化合物甾体。 需了解的有关石油的其他知识 (一)石油的外观性质和元素组成 颜色:淡黄色到黑色 密度:0.8-0.98(绝大多数) 状态:气、液、固 流动性:半流动--流动 (二)H/C比 (1)说明比重不同; H/C比越高,油越轻; H/C比越小,油越重。 (2)芳香性不一样;H/C比越低,芳香性越高;H/C比越高,芳香性越小。 (3) H/C比越高,说明烷烃含量越多;H/C比越低,环烷烃、芳香烃含量越多。 在石油馏分中, 低沸馏分:H/C高; 中沸馏分:H/C减小; 高沸馏分:H/C更低; 即随沸点升高,芳香性增强。 (三)石油的馏分组成 原油是一个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其沸点范围很宽,从常温一直到500℃以上。 因此对石油进行加工,首先要对原油进行分馏,得到各种馏分油,以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的名称表示。但馏分不是石油产品,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工,以达到油品规格的要求,才能成为石油产品。 一般小于350℃的馏分,在常压下进行加工,大于350℃的馏分在减压下进行加工。 各种石油产品往往在馏分范围之内有一定重叠。为此,一般把原油中从常压蒸馏开始馏出的温度(初馏点)到200℃(或180℃)之间的轻馏分称为汽油馏分(也称轻油或石脑油馏分), 常压蒸馏200℃(或180℃)~350℃之间的中间馏分称为煤柴油馏分或常压瓦斯油(简称AGO) 一般将相当于常压下350℃~500℃的高沸点馏分称为减压馏分或称润滑油馏分,或称减压瓦斯油(简称VGO),大于500℃的油称为减压渣油(VR),常压蒸馏后大于350℃的油称常压渣油或常压重油(简称AR)。 1. 石油的组成 由分子量不同、组成和结构不同、数量众多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其中化合物的沸点从常温到500℃以上 石油中的化合物分为 烃类 非烃类 胶质和沥青 烃类化合物 非烃化合物 胶质和沥青质 2. 油品的概念 根据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