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7.3防患于未然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 案例中主人公的行为是否都是违法行为?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哪类违法? ○近日,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人民法院审理一起义务帮工受害责任纠纷,经法院判决:由被告黄某某赔偿原告李某某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鉴定费等经济损失人民币5188.20元。 ——民事违法行为 ○某私营企业老板刘某,因长期不缴纳税款,被公安机关拘留。 ——行政违法行为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12日对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 在上述的三种情形中,甲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如果要受到处罚的话,他应该受到何种处罚? 甲、乙为争夺公园中的座位而争执,甲动手打了乙。 情形一:甲只是推了乙一把,乙摔倒在地,并未受伤。 ——甲的行为属于一般错误行为,对其批评教育。 情形二:甲打了乙两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 ——甲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应按《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行政制裁。 情形三:甲把乙打成重伤,丧失 了劳动能力。 ——甲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受到刑事处罚。 预习: 1、犯罪的危害 2、对待犯罪的态度 3、为何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部法律有何作用? 4、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一、认清犯罪危害 阅读课本P95“小迪的故事”并思考: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对他人的危害: ——侵占他人财物、造成他人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 ◎对自己的危害: ——坐牢、自毁前程 ◎对家庭的危害: ——妈妈精神失常、爸爸出车祸、姥姥死亡 ◎对社会的危害: ——影响社会安定 1、犯罪是对人类文明的挑战,是危害社会健康肌体的毒瘤。 2、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3、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4、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阅读课本P96 “相关连接”的内容: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 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阅读课本P96陈某的案例思考: ○陈某由违纪再走向违法,最后滑向犯罪深渊的原因是什么? ——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对自己要求不严;…… ○这一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道德水平低,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就会追求低级趣味,就难免会违纪,发展下去可能违法,甚至于犯罪。相反,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追求上进,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加强修养,践行道德。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二、加强自我防范 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谚语 思想自由,行动守法 ——斯宾诺莎 阅读P97的内容,思考: ○为何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这部法律有何作用? ——这部法律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6、多次偷窃; 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8、吸食、注射毒品; 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检查反思自己的言行,在哪方面要亮起红灯? ○剖析我们身边较常见的几种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共同探讨避免或矫治这些行为的有效方法。 行为表现 对他人 的危害 对行为人 的危害 对家庭 的危害 对社会 的危害 打架斗殴 ? ?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