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衡针完美版
一、颈肩腰腿痛类
1、颈痛穴
定 位 此穴位于手背部,半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结合之前的凹陷处 体 位 必须把患者的手放在医生的手上 局部解剖 分布于第四掌背动脉皮下有手背静脉网和尺神经的手背支 取穴原则 双侧同时取穴,或者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 以针刺尺神经的手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 上下提插手法 平刺,进针1.5~2寸。刺到推不动为止,刺到骨头 针 感 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痛为主或者是向上放射。(不要强调) 功 能 舒筋活血、消炎止痛、清咽利喉、退热、调节神经 主 治 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配合推拿和火罐)、颈肩肌筋膜炎、此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 备 注 非常容易出血,尽量避开血管 到推不动为止 2、腰痛穴
定 位 前额正中,人为的画一个十字,十字的焦点即为此穴
(眉头最高处,发线,眉心) 局部解剖 两侧有额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 区域性取穴或左右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 以针刺滑车上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 上下提插手法 针 感 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痛为主 功 能 活血化瘀、调节神经、消炎止痛为主 主 治 腰部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颈肩腰腿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机及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 备 注 感觉是针带这手往前走不是很难扎 3、肩痛穴
定 位 位于腓骨小头至外踝高点连线的上三分之一处。酸麻胀痛感 局部解剖 长肌与趾总伸肌之间,分布在胫前动脉肌支之间分布有腓前神经 取穴原则 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 以针刺腓前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 上下提插手法,直刺进针1.5~2寸(最多提插3~4下) 针 感 呈触电式的针感向足面足趾踝关节传导 功 能 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冠状血管,调节内脏,调节神经,调节胃肠,调节内分泌 主 治 肩关节软组织损失,颈椎病,颈肩肌筋膜炎、落枕,此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偏头痛、高血压、胆囊炎、胆石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癔症性晕厥、中暑休克、癫痫、精神分裂症、对冠心病心绞痛也有疗效 备 注 在横断面提插 4、肩背穴
定 位 同侧的乳腺穴缓解用过肩痛穴的肩部疼痛 局部解剖 尾骨尖旁开2吋处直刺进针3吋 上下提插手法小幅度 出针 小心碰到人家坐骨神经 取穴原则 局部的酸麻胀痛感有时候会向下放射不要强求 是梨状肌综合症的配穴 针刺特点 针刺手法 针 感 功 能 主 治 备 注 5、肘痛穴
定 位 位于髌骨与髌韧带外侧的凹陷处(外膝眼)屈膝取穴内膝眼看到针尖 局部解剖 在膝关节韧带外侧分布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及股神经的前皮支及肌支 取穴原则 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 以针刺股神经的前皮支及肌支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 上下提插手法 平刺 进针2~3寸 针 感 一整个膝关节出现的酸胀沉重感为主(出针后膝盖有热胀感) 功 能 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理气止痛 主 治 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配患侧的阿什炎偏瘫穴,此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偏瘫、荨麻疹 备 注 出血几率1% 6、腕痛穴(明目穴)
定 位 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旁开一寸处 局部解剖 分布有胫前动静脉和浅层的腓前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肌腱下走针) 取穴原则 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 以针刺腓浅或腓深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 上下提插手法幅度不要太大 平刺 进针2寸左右在对策的穴位上看到针尖 针 感 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痛为主,或向足面足趾放射 功 能 消炎退热、镇静镇痛、调节是神经、舒筋通络、滋肾壮阳、清肝明目、 主 治 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鞘炎、腕管综合症,此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近视、花眼、沙眼、白内障、青光眼、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眼睑下垂、眼肌瘫痪、眼肌痉挛 备 注 出血几率很小5%~10% 7、指麻穴
定 位 第五掌骨中点处 局部解剖 分布有指背动静脉和手背静脉网,尺神经的手背支 取穴原则 同(患)侧取穴 针刺特点 以针刺尺神经的手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 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向掌心方向直刺进针1.5~2寸 针 感 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痛为主 功 能 (退热临床上不作为配穴用)醒脑开窍、止痛止麻、消炎、调节神经 主 治 末梢神经炎引起的手指麻木(天麻杜仲丸 胶囊 放血 用温水泡手),此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休克、糖尿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