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的鞋底会发电.doc
你的鞋底会发电
近两年,利用人体发电的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可能率先成为我们随身携带的发电机设备也已经浮现,那就是鞋底
人体是非常强大的“能源生产器”:体温产生的热能,体重产生的重力能,人体运动产生的动能……但或者由于方案太过烦琐,或者由于能量不足,或者太过昂贵,这些能源一直未能被充分利用。然而,由于人体能源具有显而易见的应用优势――使用便捷,传输距离短,生命不息发电不止,找到它们并利用它们,多年来一直是新能源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两年利用人体发电的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并渐渐走出了实验室,出现在市场中。其中,将率先成为我们随身携带的发电机设备,也已经浮现――鞋底。
有趣的商品
早在2010年,欧洲移动运营商Orange公司就在英国推出了一种热电橡胶靴或惠灵顿长筒靴。这款靴子的底部内嵌发电装置,可将穿鞋者脚部的热量转化为电能,为带有电池的手持设备充电。
这款靴子主要根据以物理学家托马斯?约翰?塞贝克的名字命名的“塞贝克效应”设计而成,塞贝克(Seeback)效应又称作第一热电效应,它是指由两种不同电导体或半导体的温度差异而引起两种物质间的电压差的热电现象。在这款靴子中,靴底处有一个热电偶,如果电偶的一面受热,而另一面受冷,就会产生电荷。这些电荷会传至鞋跟处的一个蓄电池上,两种不同金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然后利用它们所接触部位的温差在电路中产生电流。使用者可以把手机插入长筒靴顶部的电源插孔,利用运动所产生的电能给手机充电。
但是这种靴子虽然让许多人称奇,实际购买者却不多,除了价格较贵,以及防水、除味等问题以外,最重要的是,这种靴子外形不漂亮,激不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到了2012年6月,一位24岁的肯尼亚小伙子Anthony Mutua发明了一种新技术,把一种超薄芯片置于鞋底,运动所产生的压力会产生电能,对手机进行充电。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能源:一是人体运动瞬间,置于鞋底的设备产生电能,可以用一根非常细的充电线将手机与鞋连接起来,直接进行充电;二是不用连接,因为该设备可以存储电源,待存储足够电量后再对手机进行充电。
这种芯片可以嵌入到几乎所有的鞋里,即使鞋坏了,也可以将其转移到其他鞋子中。该芯片安装到每双鞋的价格是46美元,拥有两年半的保修期,支持几乎所有的手机。Mutua得到了肯尼亚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的资金资助,帮助其量产。
但是据记者了解,这种芯片至今未能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也许“肯尼亚制造”的背景影响了人们对其的接纳。
国人的尝试
对于研究如何利用鞋底发电,中国人的热情也不落后于任何其他国家。
早在2006年4月5日,国家专利局就通过了一个关于“鞋底发电”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权人为广东的陈秋平,专利号为200420058710,主要内容为“一种鞋底发电装置”,装设于鞋跟内,其特征是包括有一盒体,该盒体内装设有发电机、变速箱、齿轮及充电装置,盒体前上端以一装设有弹簧的铰链枢接一压力板,压力板的下端向盒体内方向以一铰链一弹簧枢接一齿条,该齿条与盒体内设置的齿轮啮合,齿轮与一变速箱连接,变速箱输出端的传动轴连接发电机,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充电装置上;鞋跟后端装设有一充电电池盒,其内装设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的电极与充电电池盒体上装设的外引电源插口连接,外引电源插口与充电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这一设计利用了齿条、齿轮、变速箱及发电机,把人们走路的压力动能转变成机械能再转换成电能,可以解决野外携带电池用电的困难,可惜似乎有点过于烦琐。
到了2012年9月5日,国家专利局又发布了一项新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申请人为宁波市象山博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者刘伟定,专利号201120496135。内容为“长筒充电靴”,具体涉及一种鞋底发光手机充电控制电路。采用并联的四组发光二极管组和一些电阻、电容,不需要220V电源,直接利用人体在行走时的重量和冲击力量,就可以实现发电。
如果这项专利能够找到合适的商业化途径,在今年我们就应该能在市场上看到它。试想一下,在我们携带的智能终端越来越大,而电池电量很难挺过24小时的今天,如果能于走路时,由鞋底自动为身上的手机或数码相机充电,那该有多么美妙?
神奇的发明
经过多年探索,鞋底发电已经找到了很多种实现方式,有些在实验室里已经发明出来的东西甚至可以用神奇来形容。
对于鞋底发电来说,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发电量不高,只能用于手机等小电器。但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汤姆?克鲁本勤(Tom Krupenkin)教授率领的一个团队已经研发出一项技术,可以产生高达10瓦的电流量,是一般压电设备的上百倍,甚至可以满足笔记本电脑的使用需要。此方案利用了一种名为Galinstan的合金,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