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河南省长垣县方言的一点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河南省长垣县方言的一点思考.doc

关于河南省长垣县方言的一点思考   作者简介:田小瑞(1985.04-),河南省新乡学院新闻传播系,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   摘要:河南方言词语非常丰富,与邻近地区有着通用的方言词语。但是,河南方言中又有着自己所特有的大量词语,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以长垣方言中常见的词汇为例,来说明方言词汇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河南省;长垣县;方言近年来,用方言制作的影视剧在荧幕上大行其道,广受好评。另外,还有用方言编制的短信等等,在各种方言流行的形势下,河南方言自然不甘落后,首先有方言版的《宰相刘罗锅》等影视剧,让人忍俊不禁,而用河南方言编排的笑话、短信更是一箩筐。我对方言研究没有什么基础,没有理论方面的知识,不知道具体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只能凭借自己作为一个河南人的语感略作陈述。   先来看一下两个故事。   故事一:   树克叉上估堆着俩巧,母巧说:“各依人,恁往那边估堆估堆呗,把俺勒毛都弄枯刍了。”   公巧说:“看你那不主贵样,枯刍了部洛部洛不都光捻了,鞋祸啥鞋祸。”   故事二:   日头啊!俺哩娘啊!你从东边爬揣,从西边咕抡下去,你实不实肋晃啊!   很多人一定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用河南方言的语音写成的,很多词汇是普通话中根本没有的。虽然带有恶搞的成分,但也让人意识到了方言的独特之处。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的普通话比较差,有一次她用普通话说了一句“你往那边估堆估堆”,搞了半天才明白她是说“你往那边挪一挪”,像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以前我觉得河南话除了音调跟普通话不同之外,没什么大区别,但我看这几句话的时候,才意识到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一、词汇差异   (一)形同义别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词形相同,词义有别的现象。一些词语,词形相同,在长垣方言和普通话中词义往往不同,这反映出词形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常见的词义变化有如下几种情况:   1.词义的扩大   有些词语在普通话中涵义较窄,但是,在长垣方言中则可以用于兼表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或行为状态,涵义较广。例如:   ①乱:普通话中是形容词,指事物杂乱等意义,在长垣方言中还有“过、等”的意思。如:俺乱一天再去。②排场:普通话中指场面比较气派,在长垣方言中还指年轻人长得英俊、漂亮,大多用于男性。如:他儿子长得可排场了。③中:这也是河南方言最具代表性的词汇,有“可以,行,答应办某件事”的意思。如:中,今个俺都替你去瞅瞅。   2.词义的转移   有些词语本来是共同的,但在方言中词义发生了转化,和在普通话中的词义已经完全不容。例如:   “伯”(音泊)在普通话中指的是“伯父”,而在长垣方言中则可以用作对父亲的称呼,但语音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读为“百”。在长垣方言中则用“大爷”称呼伯父,用“大娘”来称呼伯父的妻子。   还有些普通话词语不儿化,但长垣方言中儿化,表示的意义却与原意大不相同。   如:①老师儿:指有手艺的人。②好儿:结婚的日子。   (二)义同形别   词义相同而词形有别,即同一概念或事物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是方言和普通话的词汇差异的最主要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相同,而词形完全不同   词汇是语言发展中最活跃、最敏感的要素。适应社会发展和交际的需要,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会不断地创造和使用一些新的词语,从而形成一系列为民族共同语和其他方言所没有的特殊词语。长垣方言也是如此。使用独特的语素和构词方式,形成了一批与普通话词义相同而词形完全不同的同义异形词。   例如:(前为方言词,后为普通话词汇)   ①日头地儿:太阳②月明地儿:月光   ③油馍:油条④黄叶:白菜   ⑤盖底:被子⑥铺底:褥子   2.自然地理等客观环境的不同,需要创造出一些带有浓厚地方色彩、反映当地特殊生活条件和风土习俗的词语。   例如:   ①焦圪渣儿:馒头切成长条用油炸。②糊涂:杂面做的汤。   ③甜汤:小麦面做的汤,汤里有面疙瘩。④枣山:春节蒸的送给长辈的很大的枣馒头。   3.出于心理上的忌讳或图吉利,创造出一些独特的避讳词语。   例如:   ①“办事儿”(特指结婚);②“身子不利索”(怀孕);③“找主儿”(给姑娘找婆家)   二、语音差异   在语音方面,长垣方言最大的特点是分不清元音韵尾与辅音韵尾,这也是长垣人说普通话的最大难点,很多人一开口,大家就知道他是长垣人。曾经有人测试,让长垣人说“蛋白质”这三个字时,错误率是最高的,因为如果一个元音韵尾的字与一个辅音韵尾的字组合在一起时,常常会把辅音韵尾念成元音韵尾,把元音韵尾念成辅音韵尾,错上加错。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前为普通话读音,后为方言读音)   ①蛋白质(dan ba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