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名词解释:
1生物防治是一门研究利用天敌控制植物病害虫害和农田杂草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或称之为寄生物、捕食者、病原微生物和侵袭杂草的植食性种的管理。
2害虫生物防治:研究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叫害虫的生物防治。
3害虫:凡是干扰人们生活,争夺人们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损坏人们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等的昆虫,都称之为害虫。
4.出生率:生理出生率(最大出生率):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数量.生态出生率(实际出生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出生数量.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影响出生率的因素: a.性成熟速度; b.每次产仔数; c.每年生殖次数; d.生殖年龄的长短.
5死亡率:生理死亡率(最小死亡率):在最适条件下个体因衰老而死亡,其种群死亡率降到最低.生态死亡率(实际死亡率):在一定条件下的实际死亡率.许多个体死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影响的因素.
6种群:生物是不同的互相依赖的物种的结合的表现。但物种是以相同个体成群体存在。这些个体混合交配、繁殖以至死亡。它们通过繁殖成群地维持本身,这种成群的个体达到地区水平则称为种群。
7 种群密度:个单位空间内个体的数量. 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参数, 也是种群重要的参数之一.种群密度和生物的大小及该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有关.
8群落:种群并不单独存在,它们与其他物种一起存在于生境之中。这种许多物种种群的集合组成群落。在生物防治工作中习惯上把以牺牲其他动植物而生存的动植物种类叫做天敌。
9性比:大多数生物的自然种群内♀♂个体比率常为1:1,出生时雄性多于雌性,随年龄增长,雌性多于雄性. 性比也受环境因素影响,如食物的丰歉. 如赤眼蜂,当食物短缺时,雌性比例下降.
10竞争: 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两个物种,由于利用相同的资源,导致每一个物种的数量下降,即两种群彼此发生有害影响.竞争一般可分为干扰竞争和利用竞争.
11 干扰竞争:一种动物借助于行为排斥另一种动物使其得不到资源. 如:红翅鸫和黄头鸫.
12利用竞争:一个物种所利用的资源对第二个物种也非常重要,但两个物种并不发生直接接触.如:蚂蚁、啮齿动物都以植物种子为食.
13竞争排除:两个种群开始竞争时,一个种群最终将另一个种群完全排除掉,并使整个系统趋向饱和.
结论: 两个生态学上完全相同的物种不可能同时同地生活在一起;不同物种要实现在饱和环境和竞争群落中的共存,必须具有某些生态学的差异.
14内禀增长率rm:在实验条件下,人为地排除不利的环境条件,排除捕食者和疾病的影响,并提供理想的和充足的食物,这种条件下所观察到的种群增长能力.
(一)、内因是昆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包含生殖潜能和生存潜能。
15生殖潜能:是指在最适生态条件下可能产生的下一代最大数量的虫数,与实际生殖力有差别的,它与世代数、雌雄性比、交配率、产卵量等有密切关系,它是害虫虫口数量变动的基础。
16生存潜能:取得适宜食物和保护能力。
(二)、外因:影响害虫种群数量变动的外因,主要有三方面即:气候因素(物理因子)、土壤因素(物理因子)、营养因素(生物因子)、天敌因素(生物因子)。
17种群趋势指数:下一代种群数量与当代种群数量的比值。描述的是昆虫种群数量的一个动态。昆虫的生殖力较强。例如:每雌虫产卵200粒,雌雄比为1:1,这样的昆虫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其生殖前的死亡率一般达到99%,即种群趋势指数I=1,或者多个世代种群趋势指数等于1,种群才能持续繁衍。如果每世代的死亡率都高于99%,即I小于1,这个种群会在短期内灭绝。。如果每个世代的死亡率是98%,其下一代将增加1倍。昆虫世代历期比较短,其种群趋势指数只要大于1,种群按指数增长,继续下去,同样会因为密度过大而不能生存。
18关键因子:一些因子所致的死亡率尽管较小,但在年份之间有所变动,对各世代之间的数量起着重要作用,与种群数量变动有密切关系,种类因子被称为关键因子
病原细菌使血液感染有两种类型:
19败血症(一是细菌在虫体血液中大量繁殖引起病态,谓之Septicema),往往是全身感染的类型;
20毒血症(二是细菌等微生物的毒素散布在血液里而产生的T。xemia),
21感染力是从一个寄主昆虫散布到 另一个寄主的能力。
22激应:环境条件引起某一生物或者种群的生长和增值受到限制所表现的状态谓之激应。
23激原:引起激应的因子称为激原。
二填空题: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害虫生物防治、植物病原菌的生物防治、杂草的生物防治。其中害虫的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和以微生物治虫。
害虫生物防治内容:包括生物防治的基本理论,害虫天敌类群,害虫天敌资源调查评价方法,天敌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农业害虫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和病原微生物输出和引进,保护利用的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记录表单汇编.docx
- 炼铁厂1080m3高炉试车方案.doc
- 生物大数据(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docx
- 中国传统节日——冬至节日介绍(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五年级上次综合实践活动.docx
- AP微积分BC (2018年真题)全套含选择题及答案.pdf VIP
- OEM代工与加工合同协议书范本 详细版.docx
- 关于农业自动化灌溉浇灌滴灌控制系统设计有关 的外文文献翻译成品:自动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英文双语对照).docx
- 宪法多选题新题.doc VIP
- Bain-德邦产品融合项目里程碑汇报(上会终稿)-20170525.pptx VIP
- 宪法考试多选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