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辐射防护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辐射防护整理

辐射防护 核衰变:发自核内结构或能量的变化过程称为核衰变,变化过程中释放的具有一定能量的粒子称为放射线。释放出放射线的核素为放射性核素。 放射线:核衰变过程中释放的具有一定能量的粒子称为放射线。 放射性核素:释出放射线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物理半衰期(T1/2):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到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 与的关系为: 放射性活度(A):是指在一定时间(dt)内处于特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自发衰变 (dN)的期望值。即 A=dN/dt。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为Bq,Bq表示每秒内核衰变的次数,1Bq表示每秒有一次衰变,即 1Bq=1s-1 。其旧单位为居里(Ci),1Ci=3.7×1010Bq 电离作用:带电粒子与物质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如果导致物质中的原子失去轨道电子形成正负电子对,称为电离作用。 激发作用:如果带电粒子被照射物质轨道电子内层跃迁到外层,该电子返回基态时,能量以光子或热能释放,此过程称为激发作用。 散射: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原子核库仓电场作用而发生方向偏折和能量改变,称为散射。只改变运动方向而能量不变称为弹性散射。 轫致辐射:β-粒子在介质中受到阻滞而急剧减速,部分能量甚至全部能量转化为电磁辐射,称为轫致辐射。 湮没辐射:β+粒子通过物质时与核外电子相互作用,消耗能量而相互结合,同时转化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为0.511MeV的光子而自身消失,此过程称为湮没辐射。 照射量(exposure ,X) : X射线或γ射线照射dm质量空气时便与空气中的原子相互作用,部分放射线损失的能量被原子中的电子获得而使原子电离,当这些获能电子被完全吸收时所产生的同种符号离子(或带电原子)的总电荷量(dQ)称为照射量(X)。 照射量的国际单位(SI)是库(仑)/千克(C/kg),目前照射量的测量仅适用于能量在10KeV ~3MeV范围内的X射线或γ射线。 12、吸收剂量 (absorbed dose, D) 吸收剂量是指授予单位质量靶物质(或被单位质量靶物质所吸收)的任何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即: dm为被照射物质的质量,dE为其吸收的辐射能。 SI单位:J/kg,专用名称:戈瑞(gray,Gy), 1Gy=1 J/kg。旧制单位是拉德(rad), 1Gy=100 rad 。 吸收剂量(D)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质,并适用于内、外照射。 13、空气吸收剂量与照射量的换算D=33.97X 式中X为照射量,单位为C/kg;33.97为空气中的换算系数;D为吸收剂量,单位为Gy。 14、吸收剂量与照射量区别和联系 类别 吸收剂量(D) 照射量(X) 适用靶范围 任何被照射物质 仅适用于空气 物理含义 靶物质吸收的辐射能 空气中的离子总电荷量 适用辐射源 任何电离辐射源 仅适用于X射线和γ射线源 量度含义 直接反应受照人体组织 间接反应受照人体组织 测量限制 无限制 能量在10KeV ~3MeV的X射线或γ射线 国际单位专名 戈瑞(Gy) 无,(R)为曾用名 电离辐射与生物靶学说 主要靶分子:DNA ,细胞膜 辐射所引起的DNA损伤 碱基的破坏或脱落 碱基的放射敏感性顺序为T>C>A>G 17、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 概念:是指直接电离粒子在其单位长度径迹上消耗的平均能量,即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 行dl距离时,与电子发生的能量损失dE。LET= dE/ dl 单位:J/m,一般用keV/um表示。1 keV/um=1.602 × 10-10 J/m ,LET与电离密度成正比。 一般情况下,射线LET值越大,由相同吸收剂量产生的辐射生物效应越大。 辐射敏感性(IRS): 1)细胞 细胞种类、细胞所处的周期、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内染色质结构与DNA构象、细胞对自由基的清除或耐受能力和对辐射损伤的修复能力有关。 M期>G2期> G1期> S期 DNA > mRNA > rRNA > tRNA >蛋白质>脂质分子 2)生物体 辐射敏感性受生物体的进化程度、种属、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的组织器官等因素的影响。 种系辐射敏感性与进化程度成正比,结构越复杂的生物体对辐射越敏感。脊椎动物,哺乳动物敏感性高于鸟类、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哺乳动物,人、狗、豚鼠高于兔、大鼠、小鼠。 随个体发育趋向成熟而逐渐降低,胚胎、幼儿、成体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