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综合能力总结)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
一、社会工作的特点
1.职业助人活动 2.注重专业价值 3.强调专业方法 4.注重实践 5.双方合作 6.多方协同
二、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目标: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①解救危难 ②缓解困难 ③促进发展
2.社会层面的目标 ①解决社会问题 ②促进社会公正
功能:1.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①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②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2.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①维持社会秩序 ②促进社会和谐
三、社会工作的要素
1.服务对象 2.社会工作者 3.社会工作价值观 4. 专业助人方法 5.助人活动
四、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1.儿童及青少年服务 2.老年人社会服务 3.妇女社会服务 4.康复服务 5.社会救助6.就业服务 7.心理健康服务 8.家庭服务 9.医疗社会工作 10.学校社会工作 11.矫治服务 12. 城乡社区发展 13.军队社会工作 14.企业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五、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一)理论作用
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2、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
3、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 实践作用
1、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
2、 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3、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使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
4、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关系的关键。
六、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一)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1.个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 2.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
3.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 4.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人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 5.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充分地实现,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应当通过社会参与尽到其社会责任。 6.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人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 (二)比斯台克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华考试论坛 1.人的潜能 2.人的责任 3.人的权利 4.人的基本需要 5.社会功能 6.社会的责任 7.社会的权利 8.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9.人的自我抉择权利 (三)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1、服务。 2、社会公正。 3、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人类关系的重要性。 5、诚信。 6、能力。
(四)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
1、强调社会和谐
2、保持家庭和谐与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
3、注重服务“人情味”
4、重视道德建设
5、体现社会发展要求
七、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1.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3.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 4.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5.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5.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八、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基本处理原则
(一)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
1.必威体育官网网址问题 2.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3.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4.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5.自我决定原则和家长制
(二)基本处理原则
1.保护生命原则 2.完全平等和差别平等原则自主和自由原则 3.最小伤害原则 4.改善生活质量原则 5.隐私和必威体育官网网址原则 6.真诚原则
九、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1.尊重受助者利益 2.严守受助者秘密 3.公平服务大众 4.重视同僚工作 5.恪守公私界限 6.维护社会正义 7.信守机构政策 8.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 9.促进专业发展 10.约束不当行为 11.增进公共福利 12.共同执行守则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十、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一)人类需要的层次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3.莫瑞的需要理论:第一需要,也称生理需要;第二需要,又称心因性需要;另一类则是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需要;
(二)人类需要的类型
1.按起源划分:生理性需要(生活资料、生理保健、繁衍后代)和社会性需要(人对工作、对知识、实现理想)
2.按对象划分:物质需要(衣、食、住、行和日常用品)和精神需要(人对学习提高、创造发明、贡献能力、独立自尊)
3.按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划分:间接需要和直接需要
十一、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1.家庭 2. 朋辈群体 3. 学校 4. 工作单位 5. 社区 6. 文化 7. 大众传媒 8. 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市照明专项规划说明书.doc
- 婴幼儿智能开发教案手册1-6.doc
- 教室节能系统1.doc
- 数字印前技术考试复习题.doc
- 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住宅 公共建筑) - 整理.doc
- 背字典宝典-以字母C开头的所有英文单词(28页).doc
- 铁路站房照明设计细则20090630.doc
- 2012电气审图常见问题.doc
- IE七大手法、精益生产.doc
-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纲要.doc
- 2025年中国铸管沥青漆喷涂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聚四氟乙割管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屏蔽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B级电源电涌保护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陶瓷印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保冷材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金彩立雕玻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箱螺母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GS管装饰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电阻焊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