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上的城市化问题[精选]
历史上的城市化问题 作者: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 张尊健 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小城镇,大战略”目前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外历史上的城市化问题进行分析。
一、 基础知识梳理
1、历史
(1)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特点:
第一、古代都城移动的空间呈现出三条轨迹。第一阶段,从商朝盘庚迁殷、都城稳定开始到北宋为止,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这里是关中平原中央,地形开阔,享有水上交通的便利,可以与诸侯国进行便利的经济文化往来。中唐以后因为气候的变迁及关中地区的过度开垦,黄河、渭河泥沙大增,渭河及黄河三门峡一带漕运十分困难,致使天子也常常不得不“逐粮而居”,就食东都洛阳。关中已失去了容纳国都的经济基础。国都城址向经济文化发展更有前途的东部转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阶段前期都城呈现出由西向东迁移的轨迹:镐京、长安----洛阳。后期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都城迁移呈现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长安、洛阳----开封。
第二阶段,从北宋至清朝百多年间,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又出现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临安----北京。北京位于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单元的结合处。经过辽、金、元、明、清五代,从陪都发展成为首都前后也近1000年。这里处于北方民族文化交流的有利地位。大运河的续修将中国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连接起来,使北京得到长江流域经济与文化的支持。
第二、古代都城既是统治阶级的政治中心,又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这点同西欧社会早期封建国家都城只是政治中心、与商业和经济中心的城市分离有明显的区别;
第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权和神权是社会统治的中心,有至上的权威,这种社会状况反映在城市布局中,就是皇宫和宗庙居于城市的中心,作为商品交换场所的“市”在都城中则偏于一隅。古代都市的建筑布局,都是整齐划一,有纵贯全城的中轴线,两边是对称分布。
第四、古代都城的规划体系分为两个重要发展阶段。从曹魏到隋唐都城的规划都表现为封闭的棋盘形状,“坊”、“市”分开(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店铺全部集中在市里,是典型的封闭式市场模式。从宋都东京到明清都城北京,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贸易的日渐频繁,城市的布局呈现出开放式街道规划。北宋东京( 开封)里城的中心被宫城所占据,而在交通便利的汴河两岸形成繁荣的商业活动场所。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的“坊”、“市”分设制度至此已经不再存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东京汴河两岸繁华的商业活动。
第五、古代都城随着封建国家的繁荣强盛,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国际性的大都市。从隋朝开始,京都长安成为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商贸往来的中心,后来唐都长安、元大都在经济文化交流中都具有世界性的特点。随着明朝中后期实行海禁,闭关锁国以后,古代都城的这一特点才逐渐丧失;
(2) 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特点及原因
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在交通便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沿江、沿海地区开设工厂,在这些地区涌现出一批近代城市。
(3) 中国六大古都:我国古代的都城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我国古著名都城有六个: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在此建都的朝代或政权及当时的名称如下表:
现今
地名
建都
朝代
古都
名称
现今
地名
建都
朝代
古都
名称
现今
地名
建都
朝代
古都
名称
西安
西周
镐京
洛阳
曹魏
洛阳
杭州
南宋
临安
开封
魏
大梁
西汉
长安
西晋
后梁
开封府
前赵
北魏
后晋
东京
前秦
后梁
后汉
后秦
后唐
后周
西魏
南京
东吴
建业
北宋
北周
东晋
建康
北京
燕
蓟
隋朝
南朝
金
中都
唐朝
南唐
江宁府
元朝
大都
洛阳
东周
洛邑
明朝
应天府
明朝
北京
东汉
洛阳
杭州
吴越
杭州
清朝
京师
(4) 中国古代六次著名迁都
①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③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④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今南京)迁到北京。⑤1618年,后金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迁到沈阳。⑥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
(5) 建国后中国城市化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必威体育官网网址制度(暂行).doc VIP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年度专题研究报告(2023).pdf
- 医院信息化监理与信息化咨询服务方案.docx VIP
- 信息化运维服务服务质量保障方案.docx
- 2025年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市财政局副局长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2篇范文.docx VIP
- 2024-2025年新高考生物专题十九免疫调节-10年高考真题.pdf
-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二》教学课件.pptx
- 信息化项目监理规划.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