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至三测试题[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至三测试题[精选]

高一1部 高一历史专题一至三滚动测试题 组题人;苏彩书 1. 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晋 姬姓贵族 山西 卫 姬姓贵族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鲁 姬姓贵族 山东南部 齐 功臣 山东北部一带 燕 姬姓贵族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为宋景公所灭 D.郡县制 3.斯塔夫里斯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 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指: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世袭制度确立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世卿世禄制度确立 4.以下与右图中圆圈所示地区开始进入中原政权版图有关的是 A.开凿灵渠,平定岭南 B.修筑“自九原抵甘泉”的直道 C.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任命官吏 D.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对该地区进行管辖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 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 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6.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A.它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7.“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最有可能出自于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8.“……(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9.小张同学目前正在撰写《浅谈明初君主专制的强化》历史小论文,以下为其搜集的部分素材,其中不准确的是 A.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 B. 内阁首辅即为宰相 C.明成祖确立内阁制度 D. 明太祖始设殿阁大学士 10.1906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11、“门户开放”政策的含义是 A、清政府向西方列强开放 B、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 C、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互相开放 D、西方列强在华势力向美国开放 12.1871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要求只写“大清国”。清朝代表力拒:“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即与各国立约,亦仅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写改国号之例”。对中日关于“中国”名称使用产生的争议,理解正确的是 ①日本实际上不承认清朝政权代表中国 ②中国政府在外交活动中首次使用“中国”这一名称,故不被日本接受 ③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