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文论应试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复习要点
1精神分析批评:精神分析几乎涉及到文学活动的所有方面。
精神分析批评主要研究无意识心理对文学活动、审美意识和人性观念的影响。
精神分析批评是一种现代的人本主义文学理论,是以精神分析学理论为基础的、对文学现象的研究。
潜意识\无意识:属于本能,毫无理性,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种具有极大动因的心理要素。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是潜意识下面的潜意识,是超越了个人层次的,所有人类的潜意识。荣格认为集体的潜意识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个人的内心。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个体无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节。阿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节是恋母情结,力比多的一种, 源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传说
2神话原型批评:诞生于20世纪初,兴盛于50年代,作为20世纪重要的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流派,它的理论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雷纳.韦勒克说:“这种批评来源于文化人类学和荣格把无意识当作人类的‘原型’和原始意象的集体贮存库的看法。荣格本人在把他的哲学应用到文学上去的时候态度十分慎重,但是在英国和美国这种慎重却被抛到九霄云外,成批的批评家都想在全部文学后面发现人类的原始神话:天文、堕入地狱、献身上帝的精神。”
原型:原型是人类学、神话学、分析心理学和原型批评的基本概念,荣格认为集体的潜意识当中有被称为“原型”的东西。所为原型就是遗传上的所有人都与生俱来的东西,由原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印象,这些印象左右着一个人的内心。
3形式主义、新批评及巴赫金:
俄国形式主义:指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文学批评思潮。俄国形式主义将文学研究对象即文学性的提出和界定作为建立新的文艺理论批评体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学作品与其他任何用语言表达的文献的差异就在于它特殊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方式,这种文学所独具的特性就是文学研究的对象。)
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
把文学作品看作某一社会历史的反映将导致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
把文学作品当做作者个性的表现将不可避免地印上传记和心理学的痕迹。
“艺术是形象思维” 虽然承认艺术中的思维形式不同于科学和哲学,但它终究会导致越过艺术自身去研究知与觉的形式,成为认识论和心理学的附庸。
超越形式和内容二元论的尝试
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诗歌理论诗歌的诗性功能越强,语言就越偏离外在事物和实用目的,而指向自身,指向语言本身的形式因素,如音韵、词语和句法等。
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强调结构和手段。在研究叙事文本时,不把重点放在叙事作品的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对比上,而是关注叙事作品的表现方式。
在情节与人物的关系上,人物是情节的产物,是动作的执行者。 从结构的动态特征看,否认人物性格有内在统一性。主人公言行的前后不一致乃至自相矛盾被认为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须的。人物只是一种符号,一个名字。
巴赫金关注语言的文化意义、多样性、差异性、异己性和对话性。与20世纪后期兴起的后现代和解构主义不谋而合,这是巴赫金思想至今依然充满生机的根本原因。
长篇小说是用艺术方法组织起来的社会性的杂语现象” 作家应“通过社会性杂语现象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个人独特的多声现象,来驾驭自己所有的题材、自己所描绘和表现的整个实物和文意世界”“主题通过不同语言和话语得以展开,主题可分解为社会杂语的涓涓细流,主题的对话化”。“长篇小说的发展,就在于对话性的深化、它的扩大和精细。”(长篇小说的发展历史) 对话性、多声部,使长篇小说蕴含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思想,形成了具有对话特点的复调小说。
新批评:于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发端,30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40、50年代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取得主导地位,成为英美诗歌批评的范式。主张:文学本体论对文学作品这个独立自足的存在物作客观、科学的研究。
其主要术语:含混(即多义)、反讽、悖论、隐喻、张力
劣势:完全立足文本,没有主体参与和现实参照的批评是不存在的,语言及其意义都有现实的参照物。
影响:自新批评之后,人们关注文本,仔细分析作品中的词语和结构,欣赏诗歌中的机智和悖论已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
意图谬见威姆萨特、比尔兹利:“把作者的构思或意图当作判断文学艺术成功与否的标准,既不可行亦不足取。”诗“既不是批评家自己的,也并非作者的(诗一诞生,它就和作者分离了,它走向世界,作者对它再也不能赋予意图或施加控制了)。”
感受谬见作品的效果会因读者的反应不同而呈现出个别的、主观的、变化的现象,以此为准绳来评价作品势必产生相对主义的倾向。因此,效果的根源必须在作品自身寻找。
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的提出将文学批评从作者意图和读者意图的圈子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文学批评重心的转变,这是有其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汽车理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正确.docx
- 甲流的症状和表现(2)PPT课件.pptx VIP
- 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用户操作手册20241110(升级版).pdf VIP
- 80吨吊车性能表(XCT80L5技术规格书).docx
- 螺旋弹簧触指的介绍.ppt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4版黄丽亚课后参考答案.doc
-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pdf VIP
- GJB2749A-2009 军事计量测量标准建立与保持通用要求.pdf
-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