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上的河曲地名考证.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上的河曲地名考证

历史上的“河曲”地望考辨 历史文献学(敦煌学) 邰朋飞(2007200160) 【内容摘要】史书中关于“河曲”的地望,并不趋于一致,前后出入也较大,讹化也不少,本文则以相关史料的考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做有效的分析,考经源流,定明是非。 “河曲”之名,在这里河指的是黄河,曲指的是弯曲、扭曲之意。从语词理解上河曲的意思为处于河流弯曲的地方。由于河流自身受地理条件和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流向上成一种蜿蜒逶迤的形态。从中国地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黄河成一个“几”字状。所以我们看到黄河弯曲的地方大致有四处。见下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西宁附近、在包头附近、 在三门峡附近、在呼和浩特附近黄河的弯曲程度较大,这样的地理特征在地名上便被称为“河曲”。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河曲之名在具体地点的对应上主要依据不同时代的特定历史条件和疆域限制、语言环境而更改。笔者检索史书,从中罗列出有关“河曲”之名的记载,现总结分析如下: 依据朝代的先后,河曲地名的变化大致如下: 朝代 河曲古地 河曲今地 出处 出句列举 备注 先秦 蒲阪南(属晋地) 华阴县(陕西) 永济县(山西) 《史记》卷五 秦本纪第五 秋,缪公自将伐晋,战于河曲。 与秦战河曲,秦师遁。 蒲阪津是位于蒲阪县西的一个黄河渡口 西汉 黄河以北 今河套地区 《汉书·郑吉传》 吉发渠黎、龟兹诸国五万人迎日逐王,口万二千人、小王将十二人随吉至河曲,颇有亡者,吉追斩之,遂将诣京师。 日逐王属于又怒右单于,当在黄河以北地区。 东汉 赐支 今青海积石山至贵德县河曲一带 《后汉书·西羌传》 明年,迷唐复还赐支河曲。 赐支为古代西戎族名之一。又称鲜支、析支、河曲 三国时期 黄河以北 今河套地区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吴质传》 时驾而游,北遵河曲。 河曲之地之在魏书中出现,推理只能在今河套一带 南北朝、 蒲阪 今永济 《晋书·姚泓载记》 姚和都讨薛帛于河东,闻王师要难,乃兼道赴救,未至而难败,因破裕裨将于河曲,遂屯蒲坂。 《魏书·晋王伏罗传》中河曲应为河西 详见下论 隋 今永济 唐 河曲 1.今河套地区 2.今青海积石山至贵德县河曲一带 《旧唐书》卷八 本纪第八 《新唐书·突厥传》 《新唐书·吐蕃传上》 诏移河曲六州残胡五万余口于许、汝、唐、邓、仙、豫等州,始空河南朔方千里之地。 初,突厥内属者分处丰、胜、灵、夏、朔、代间,谓之河曲六州降人。 于是置神策军于临洮西、浇河郡于积石西、及宛秀军以实河曲 河曲丰、胜、夏等六州为安置胡人而置。 五代 河曲 今河南安阳附近 《旧五代史·梁书》 鄩以精兵万人自洹水移军魏县,晋王来觇,鄩设伏于河曲丛木间 河曲或曰河南之地 宋 河曲 今河套一带 《宋史·李处耘传附子继和传》 即令自灵、环、庆、鄜、延、石、隰、麟、府等州以外河曲之地,皆属于贼,若更攻陷灵州 辽 《辽史·兵志》 尽有代北、河曲、阴山之众,遂取山北八军 元 河曲 今山西忻州河曲县 《元史·成宗纪》 隩州巡检司为河曲县,隶保德州。 金贞元元年置河曲县,元依之。 明 河曲 同上 《明史·庄烈帝》 甲午,山西总兵官王国梁追贼于河曲,败绩。 清 河曲 同上 《清史稿·圣祖本纪》 戊申,诏免师行所过岢岚、保德、河曲等州县今年额赋。 从以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随着各个朝代统治疆域的变化和战略重点的变化,对河曲的定义也随之更改。如唐朝幅员辽阔,其战略重点在黄河以西,阴山之北,其主要的竞争对手主要为突厥和吐蕃。所以在河曲的地理位置上也相应的为河套地区或是今青海积石山至贵德县河曲一带。 2、至金贞元元年置河曲县后,元明清三代关于河曲的地理位置没有变化,都指的是今山西忻州河曲县。关于为何此地为河曲县下文将析论。 一、史书中关于“河曲”、“河西”地望的记载勘误: 1、《魏书·晋王伏罗传》中河曲应为河西 《魏书·晋王伏罗传》中言:“至大母桥,慕利延众惊奔白兰,慕利延兄子拾寅走河曲,斩首五千余级,降其一万余落。” 然而在《资治通鉴》中记载:“魏晋王伏罗至乐都,引兵从间道袭吐谷浑,至大母桥。吐谷浑王慕利延大惊,逃奔白兰,慕利延兄子拾寅奔河西;魏军斩首五千馀级,慕利延从弟伏念等帅万三千落降于魏。” 两种史书在河曲河西的定名上明显相反。我们结合各种史料可以认为此处河曲应为河西,按上文所载大母桥在今青海同德县境内,《水经注》上有这样的记载:“长一百五十步,两岸累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纵横更镇,压两边俱来,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句栏甚严饰”。 白兰为羌族的一种,谓之白兰羌,在今青海都兰、巴隆一带。(见周伟洲、黄颢《白兰考》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