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语文《 诗三首 之涉江采芙蓉、短歌行》.doc

高一语文《 诗三首 之涉江采芙蓉、短歌行》.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涉江采芙蓉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预习:解决疑难,补充注释。 涉:渡水。泽:沼泽地。遗:赠送。所思:与“所”组成所字结构,用作名词,即所思念的人。 忧思:忧愁的情绪。何以解忧:“何以”,宾语前置。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找到山野的艾蒿就呦呦鸣叫,招引同伴吃。明明如月:贤才如天上的明月。 契阔:投合、疏远,偏“契”,久别重逢。偏义词。 丘山:山川田园。尘网:比喻尘世庸俗污浊的官场。南野际:际,中间、里边。方:四方、周围。荫:遮蔽。罗:排列。尘杂:尘俗杂事。 一、导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这首写织女的诗歌出自《古诗十九首》。 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这种浓厚的感伤色彩和东汉后期政治黑暗、社会不安定有很大关系。 (诗歌的知识:诗歌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就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以前都是古体诗平仄无严格规定,用韵自由,多通篇五言或七言。) 三、诗歌鉴赏品味 1、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第二种更为合理。离“旧乡”而走远道的多为男子,全诗的基调是“闺怨”“还顾”是女子一种推己及人的想象,衬出“同心”二字。 2、《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芙蓉、兰花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三国·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卿寄一枝春。”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宋·秦观《踏莎行》词)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以花草赠亲朋,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3、五、六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其中“还顾”、“漫浩浩”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明确:“还顾”一词,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心情。“漫浩浩”一词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所以本文的语言含蓄不尽,余味悠长。(板书) 4、最后两句与《行行重行行》的对比阅读。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明确:课文末句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想爱却不能相守,黯然的心情令人心痛。两句共同点:都想象了对方的情景,拓展了诗境,都有对岁月匆匆流逝的无奈、伤痛,两句都表现出东方女性相思的心理特点。用一年的时光去等候一年的相聚,用一生的执着去守望一刻的团圆,难怪世人慨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板书设计 思想感情——闺怨 思乡 意境——高洁清幽 语言——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短歌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