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道姑的发展看中国女权的发展
从道姑的发展看中国女权的发展
——主要以唐宋为例
摘要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所以此时不可能没有道姑的出现,而在《魏书》中却没有说给女道士衣食,不禁让我们思考是不是女性的地位还在被压制着?
南北朝刘宋、张鲁时,道民均“编户著籍,各有所属”这是对道教进行正规化的管理,我们不太清除南北朝道姑是否编辑在户,姑且放着。下面就到了分裂361年后再次的统一,隋的建立。在《隋书·礼仪志》:“大业中,炀帝因幸晋阳,遂祭恒岳,其礼颇采高祖拜岱宗之仪,增置二十坛,命道士女官数十人,设醮”此时提到了女性,是女性在历史的地位得到了重视的原因,开始记录妇女的活动,对于妇女的限制有所解除。在《隋书·经籍志》中也提到“其在两都及巡游,常以僧尼道士女官自随,谓之四道场”。从上面可以看出,隋是一个分界点,人们开始记录女性的活动。
下面到了我们的大唐,“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这来自《唐六典》卷三,这里女性也拥有了自己的财产。而且延续了很久也影响了以后的很多朝代。在唐代是有专门宗教的部门的。《旧唐书》中“凡道士、女道士簿籍,三年一造”在独家春秋所著的《中国道姑》中,他说道:“在官方的公文里,不仅把女冠与道士并列提出,并且女冠和道士一样,拥有记载自己姓名、乡贯的户头。这在女人不能拥有自己的姓氏而只是男人附属品的时代十分难能可贵”。唐代女权的发展在古代应该是最为兴盛的吧。可是这只是盛唐时代,到了唐宣宗时,据《东观奏记》卷上载:“上微行至德观,女道士有盛装浓妆者,赫怒急归宫,立宣左街功德使宋叔康,令尽逐去,别选男道士七人主持,以清其观”。从宣宗开始或许是道姑的过分,也或许是宣宗的不喜欢,才革女权的吧。
到了宋代,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新法规定:原享有免疫特权的僧、道户也必须依照户等交纳助役钱,一定程度上对道门经济有所损害;在熙宁四年(1071)十月,罢差役法,使民出钱募役,僧道皆不例外。而高宗赵构也提出“籍天下神霄宫钱谷充经费”从宋代以后统治者对于道教的重视是在逐渐的减弱的,更不用说本身就微不足道的道姑了。在《续资治通鉴》第2404中载“帝如上清宝箓宫,传度玉清神霄秘箓,会者八百人,时道士有俸,每一斋施动获数十万”这是道士和道姑是很明确的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只提到了道士,优待道士可见女性的地位还是属于附庸。道姑至宋代以后就慢慢地被忽视,但是也有例外,女冠吴知古就得到理宗的无比宠幸,以至于她的侄子,以官爵为市,这让很多百姓不满。其实道教在宋代,从宣宗开始就沦为国家财政增长的经济点。与以往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已然截然相反。国家开始利用发放度牒来获取财政收入。这一利用在明朝最盛。
而到了明代统治者为了限制僧道的过分发展,更是鉴于元明下层群众不断利用宗教进行起义,所以开始限制道教的发展。洪武二十年(1387)八月,令民家女子年纪不过40以上不得出家为尼姑、女道士。而如果符合要求的女子想要入道必须得到国家的度牒。在度牒发放方面“景泰二年(1451)七月,因用兵贵州,需从四川等地运送粮饷,允许僧、道赴贵州纳米五石,即可获得度牒。景泰五年(1454)四月,又‘命礼部,凡僧道请给度牒者,于通州运米二十石口外万全等处官仓交收,收备军用’”这种收受钱财获得度牒的程序对于贵族入道者来说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是对于因贫穷而入道的女子来说不异于雪上加霜。她们没有钱,所以这无形中阻断了她们入道通往公众平台的通道。也使得她们不能通过宗教获得也男子相同或者差不多的待遇了。尽管度牒上载明了她们的年龄、姓名、编号等,但是她们无力获得,这与唐代的免费获得度牒,免费享受国家为僧道制定的免疫、免税的情况是不同的。
到了清朝,对于道教更是不屑一顾。“儒者有道,保合太和,何取黄老”“御史有以沙汰僧道为请者,朕谓沙汰何难,即尽去之,不过一纸之颂”我们只讲古代,以清为终点。
从上面不难看出,隋唐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时期,当时女性们不被重视,她们的福利在国家政治政策上没有什么规定。而在隋唐时期道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道姑也受到了重视。而宋又是一个分界点,宋及以后的元明清对于道姑则是不重视的可以预测此时的女权或许是由唐的兴盛走向了没落。
二 历代著名道姑的诗作 影射女权
早在魏晋时期,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公元251-334年)就传出了《黄庭经》,其采用七言诗的形式来歌咏炼丹法门和效果。系统阐述了“三丹田”的理论和存思修行的方法,侧重于养生修行的理论。在晋代还有一个有名的道姑鲍姑(约公元309-363年)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遗憾的是,鲍姑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后人认为,她的灸法经验可能渗入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该书有针灸医方109条,其中灸方竟占90余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