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汉语专题(一)[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专题(一)[精选]

导学部分:课程概况   “古代汉语专题”是为成人本科教育中文学科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是“古代汉语”的一门后续课,在学生学习了“古代汉语”课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介绍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其目的是使学习者对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古书以及运用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古代汉语语言现象的能力。 课程教材    1.文字资料   本课程以《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作为基本教材,另外编写有《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学习指导》作为辅助教材。《古代汉语知识教程》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学习指导》是对《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内容的压缩、提炼和必要的说明,目的是便于学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重点、难点。《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学习指导》中所附的思考练习是为了巩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习者应当尽可能完成。  课程教材    2.音像资料    本课程制作20学时录像课,主要讲授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问题和需要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直观教学的方式加深对所讲内容的理解。  此外,还尝试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教学特点    本课程讲授古代汉语语言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字、词汇、语法、音韵四个部分,共16章,71节。四个部分的内容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对相关的问题说明的角度有所不同,学生在学习时首先应当对全书内容有整体的连贯的了解。 学习本课程既要掌握教材所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要注意把学到的知识和古书的阅读实践接合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阅读古书中遇到的问题,在阅读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何谓古代汉语,课程性质 1、古代汉语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 (1)两种看法: (2)明确汉语的历史分期,非常重要。 (3)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之间的阶段性。 2、古代汉语是一门带有工具课性质的基础课程。 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培养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教学中学文言文的能力。 3、具体要求(1)掌握古代汉语中一些基本常识和语言常识:如文字、音韵等章节。 (2)从字的形体结构分析含义,从字的读音分析字义,从词的词汇属性和语言属性分析词义(3)掌握常用的语法知识(4)正确标点文言文及翻译等 。 学习方法 一.要熟读作品,做到厚积博发,从而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例: 《左传宜公二年》: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诗经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韩非子》:于是乃传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     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1、学习文字知识,就要学习如何通过个一个字的形体结构去分析字义。 如:“表”:“ 表,上衣也”,外表,江表。 吊(弔)“吊问终也” 昏—婚 弟—第—悌 璋—瓦 乾—坤 《诗经》:“鸣鸠在桑,其子七焉。” “隐”:《论语 子路第十三》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隐”通“慇”:痛惜,伤痛) 例:目—臣 许慎《说文解字》:“牵也,事君也。” 郭沫若认为: 2、学习词汇知识,主要是理解怎样分析词义: 如: 玦—缺—阙 《诗经》: 塞向墐户。 字:《易经》:屯如,檀如,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字:生孩子) 3、要善于归纳总结: 如: 睡、菜、汤。 用汉语拼音注出下列《广韵》反切的被切字的现代普通话读音(4分) 博怪切 (bai) 之芮切 (zhui ) 苦到切 (kao) 五劳切 (ao) 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句中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有区别字,也请写出(16分) 1.终日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 2.公之媚子,从公于狩。(《诗经·秦风·驷城》) 3.孔君平疾驾,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世说新语·方正》) 4.是子才,由于公;不才,亦由于公。(《周书·文帝纪下》) 5.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孟子·梁惠王下》) 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判断的依据(10分) 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史记·屈原列传》) 2.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