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课件整理[精选]
白居易
一、白居易的生活经历
1、少经离乱 转徙南北 2、三中科第 进入仕途 3、仕途受挫 谪居江州
4、杭苏刺史 官终洛阳
二、白居易的思想
儒道释杂糅,主导思想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其一生,大体上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积极入世,这是白居易“志在兼济”的时期。创作了不少讽谕诗。后期:倡“知足”,信“命定”,求适意,以道释为主,这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创作了感伤诗、大量闲适诗和杂律诗。
三、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白居易对于诗歌的见解形成于《策林》中《采诗以补察时政》一篇,系统地谈到了诗的功能与作用。他指出诗是人们有感于某种事实而触发了情感的产物,所谓“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因此他强调从诗歌中可以了解社会问题,观“国风之盛衰”、“王政之得失”,所以国君应当效法古人,建采诗之官。
◆白居易强调的是诗歌的政治与社会功能,诗歌要反映现实,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借此帮助国君实现良善的政治秩序与社会风俗。
◆强调讽谕美刺的审美作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
◆元和四年所作的《新乐府序》中,白居易明确地提出诗应“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强调诗歌的政治作用和社会意义,这正是对传统的儒家诗论的继承。由于过分强调诗歌的功利性,使其部分诗作充满了讽刺性的说理、议论,成为政治的工具。
四、白居易的诗歌创作
讽喻诗150首 闲适诗100首 感伤诗100首 杂律诗400余首
1、讽喻诗: 《秦中吟》10首及《新乐府》50首 .《新乐府》50首,写的是高祖武德至元和之间的事,时间跨度较《秦中吟》大,内容也更广泛。
2、感伤诗 《长恨歌》超出了帝王宫妃的范围,成为对世间男女山盟海誓、生死不渝的真挚爱情的讴歌,对受天地阻隔、长恨不已的爱情悲剧的叹惋。
《长恨歌》的艺术:◆构思精巧,虚实相生。
◆叙事曲折,有详又略。◆形象鲜明,音韵和谐。◆ 叙事、抒情、写景完美的结合。
《琵琶行》 借琵琶女飘零憔悴沦落天涯的遭遇,写自己遭谗受贬、政治失意的怨愤。
3、闲适诗 闲适诗意在“独善其身”,“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适悠然的情调及对“帝都名利场”的厌倦,对生活的满足,对大自然的描绘等。
五、新乐府运动
1、什么叫新乐府?
新乐府相对于汉魏古乐府而言,所谓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新乐府的概念是白居易提出的,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分乐府为十二类,最后一类标名为“新乐府辞”,即本于白居易。
◆自创新题,用新题,即事名篇
◆重在讽谕,对现实的批判性很强;写时事。
◆艺术手法上,一般都是一题咏一事,主题专一鲜明,语言要求切直,不要求含蓄。
2、新乐府运动
所谓新乐府运动是现代研究者提出的概念,指从元和初年,李绅、张籍、元稹、白居易等以新乐府的形式,写作大量讽谕诗,并提出新乐府理论,在当时和以后产生了显著影响的诗歌革新运动。
概括地说,由汉乐府的“缘事而发”,一变而为曹操诸人的借古题而写时事,再变而为杜甫的“因事立题”,再经元结、顾况等一脉相承,到白居易更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写作准则,所 谓“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就是新乐府运动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
唐代古文运动
一、古文运动的兴起:
1、古文的概念:以三代两汉的散文为楷模的,散句单行、不拘对偶的文体。
2、古文运动的兴起:复兴儒学的现实需要。
二、韩、柳的古文理论:
1、“文以明道”。2、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气盛言宜”。3、不平则鸣。
4、学古创新。
三.韩愈的古文成就:
1、文体的创新:2、语言的创新:
(1)词汇的创新:因事造言,自铸伟辞。(2)句式的创新:既整齐美观又舒卷自如。
3、章法的讲究:4、风格的创新:奇崛排奡与文从字顺相统一。
杜甫
一.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甫用他的诗歌,记录了他所处时代的许多重要事件,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他的诗,被后人称之为“诗史”。杜诗不仅仅在于提供了史的事实,而是提供比事实更为广阔、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他把动乱中人们的内心世界,一一展开,令人千载以下读之为之动情。
二..杜诗题材广泛:
咏怀抒情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等。
写景咏物诗:《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登高》《秋兴八首》、《登岳阳楼》等。
爱国忧民诗:《春望》、《三吏》、《三别》、《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等。
思乡怀友诗《月夜》、《月夜忆舍弟》、《梦李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