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检测(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
(时间:90分钟 满分:160分,每小题8分)
1.阅读下面的一首汉代民歌,完成文后题目。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 飙风:暴风。思:悲感,悲伤。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解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两句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两句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情感或者诗人思想的词语。这首诗主要表现“我”在外的悲凉,开篇用“秋风”的意象直接表达忧愁,接着写忧愁的原因是“胡地”、“离家”。全诗围绕着“愁”行文,所以诗眼是“愁”。
(2)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联系语境可知,这两句的景物描写主要表现秋天的悲凉景象,同时交代“我”出入都忧愁的原因是远离家乡。
(3)题主要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诗歌为了表达“我”的忧愁,先用景物烘托,然后写自身。从“衣带”看,这是“我”忧愁后的外在表现;“心思”,体现的是内心的感受。二者结合表现出“我”是一个落魄的游子。
答案:(1)本诗的诗眼是“愁”。诗歌开篇用环境描写渲染诗人的“愁”;“出亦愁……令我白头”五句以“愁”为中心,表现“我”的哀愁的深重;“胡地……修修”两句说明原因;最后四句继续写“愁”,表现“我”憔悴的形象。
(2)诗句的作用有两个:这两句诗把秋风萧瑟的自然景观与胡地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形象地表现出秋天的凄凉。交代“我”忧愁的原因是身在异乡,使开头的愁绪落到实处。
(3)“衣带”一句重在写忧愁的外在表现,“心思”一句重在写内在的愁绪。两句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把抽象的愁绪具体化,内外相应刻画出一个穷困潦倒、愁绪满怀的游子形象。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 却关:打开门闩。
(1)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二是要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这种手法,三是要指出此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含着诗人的情感。考生在分析诗歌形象时,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考生在解答鉴赏形象类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
答案:(1)用白描手法写水中和岸上的场景(生动表现春日河湾景象)。“小童”一句把两种场景连接了起来,动静结合,浑然一体,显示出水乡的宁静、优美,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2)从“疑是”、“急”、“却关”可以看出,小童热情淳朴、天真可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