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赏析之精编[精选]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引用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1.引用姜太公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2、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后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1.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 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2分) 2.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请简要分析这两句诗的艺术效果。 3.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一个“直”字,一个“圆”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直”写出了烟的笔直,坚毅之美。 “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凉的感觉诗人巧妙地把孤寂情绪融化在广阔的景象中。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 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1、“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2.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2、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写景逼真,而且蕴含了一种理趣,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既是美景,也是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3、“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 答:(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4)“生”与“入”用了拟人的写法,富有情趣。(5)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4.答: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1.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意同即可)。 2.如何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心态)? 2.(1):自己在东篱下采摘菊花,不经意见看见了南山。(2)反映出作者远离世俗的自由、恬静的心境。 3.既然“此中有真意”,为何“欲辨已忘言”? 3.答:隐居生活中有自己的人生乐趣,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忘言”中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从内容和思想两方面,简要赏析划线的两句诗。 1.这是作者丰富奇特的想像,意思是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2.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若”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精选].doc
- 古代诗歌以及唐代诗歌发展概况[精选].doc
- 古代诗歌与散文——试题库与答案[精选].doc
- 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章 考点提升练(一)[精选].ppt
- 古代诗歌常用的写景手法之动静结合[精选].doc
-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练习题(含答案)[精选].doc
-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考点一[精选].ppt
- 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精选].doc
- 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st】[精选].ppt
-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答案[精选].doc
-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2.docx
-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docx
-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2.docx
-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理科化学第16周限时训练.doc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2.docx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四月份月考生物试题.doc
-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A)含解析.docx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三仿真(一)文科综合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