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风犹存三僚村[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风犹存三僚村[精选]

古风犹存三僚村 ? (转自“传媒博客网”) ? ????????在赣州的几个县采访,三僚的名字不止一次被受访者提起。宁都、兴国、于都等地的客家文化研究者,在向记者介绍起当地的特色时,都不约而同地提起了“三僚”这个名字,而且总是与风水文化相提并论,称那里为中国风水文化的起源地。三僚至今活跃着四五百名“风水先生”,中国两大风水理论流派之一、江西形势派始祖杨筠松也曾在这里定居,因此被誉为“中国风水先生的故乡”。杨筠松成名在宁都,但却将定居地选在了兴国三僚,宁都成为杨的故乡,兴国三僚则是他最为钟情的“归宿地”。 于是,三僚在记者心中充满了神秘色彩,探访的愿望便强烈起来。2003年9月11日,记者乘车从兴国出发,行程75公里到达该县梅窖镇,然后又租了一辆摩的,穿过10余公里的土路,终于到了久负盛名的三僚村。 ? 三僚村的“成名” ? 唐朝以前,三僚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杨筠松的定居让它声名远扬,享誉全国。 公元879年,乾符末年,正值黄巢起义轰轰烈烈之时,一位身穿长衫的中年男子来到位于兴国境内的三僚村口,端详很久,才走了进去,在村旁一间无人居住的草房中住了下来。这位男子便是杨筠松。几天后,三僚村民/知道了他就是当时官拜金紫老禄大夫,职掌灵台地理事务的杨国师。 陪记者一同前往三僚村的兴国县梅窖镇办公室干事黄明说,杨筠松在三僚定居后不久就利用他的风水地理之术为村子里的百姓勘察风水,选择吉穴佳壤。因为他的眼光独到,看得特别灵验,使生者居而能安,死者葬得其所,名声便在周围的十里八乡传播开来,很多人不惜千里迢迢来三僚村请他去“作法”。因此,三僚村的名声也随之响了起来。 兴国县社科联主席胡玉春对“堪舆”(记者注:就是“风水”)文化研究了10余年。他说:“杨筠松逝世时(公元903年),他在民间便成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风水大师,享有极高的声名!人们为了纪念他,集资在他住过的地方重新建了一座祠堂,取名杨公祠,很多人都来上香祭祀他。因此,三僚村也成了很多百姓,特别是风水先生必去拜访祭祀的地方。” 在三僚村,杨筠松所传下的风水地理术得到了后人的继承和发扬,出了不少享有盛名的勘舆大师,三僚也成了风水先生们经常聚会、交流经验和切磋技艺的重要场所。因此,三僚村的风水文化愈来愈浓厚,被称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 永乐十一年夏天,一位著名的风水大师跟随庶吉士王英率领600精兵,历时6年,考察了辽宁、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六省,实行“因地而形,用险制塞”的风水术,主持了明代长城修复的勘测规划工作,把长城变成了一道纵深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位风水先生就是杨筠松的传人曾从政,他后来又为号称中国第一祭坛的天坛相卜勘测。 胡玉春说,杨筠松来到赣南后,先至宁都怀德乡,生活了10多年,名声渐起,被宁都客家研究者和风水先生视为骄傲!后定居兴国三僚,在那里研究堪舆术,足迹遍布赣南地区,造福百姓的同时还收徒传艺,培养出了为长城十三陵选址设计的廖均卿、永定著名圆土楼———承启楼的选址设计者陶张等一大批地理风水学家,至今在宁都、兴国、于都等县仍有不少风水先生称自己为杨的传人,仅三僚村就有四五百人号称杨的传人,以看风水为生,活跃在民间。 ? 三僚古民居——承恩堂遗址 ? 三僚村的现在 ? 胡玉春说,去三僚村,从兴国向东有75公里,而从宁都向西有45公里,处于两县的交界处,位置非常偏僻。 9月11日,车刚进兴国梅窖镇,一幅巨大的宣传画便出现在眼前。上面写着几个大字:“三僚——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然而,从梅窖镇中心街区到三僚村,还要走十余公里的土路,而且路面崎岖不平,摩托车手一路小心翼翼。记者坐在后面,提心吊胆了一路,半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三僚。 摩的一直开到村子中心的杨公祠门前才停下。杨公祠大门紧闭,一副对联很是惹眼:学究天人泽被九州士庶,功参造化名倾万国衣冠。两座石狮孤独地守候在空旷的祠堂前,一缕香烟在门前的台阶上淡淡升起,周围很静。黄明说,平时这里很少有人来,但是每逢节日,就会来很多的人祭祀杨公,如果这里的风水先生新收了徒弟,就要来这里举行仪式,也很热闹。这里的人认为杨筠松喜欢宁静淡泊的生活,所以没有重大的事情一般不会来打扰他。 三僚村的地形很独特,是个群山环抱的一个圆形盆地。盆地中间为平整厚实的黄土冈(当地人称黄土嵊),冈中间却孤零零凸起一座狭长的石灰岩小山岗,坐北朝南,名曰“罗经石”,北宽南尖,形状酷似罗盘中间的指针。罗经石上还有一孔天然石灰岩溶洞,深不可测,当地人取名“吸石洞”,这石峰就是杨筠松当年钳记里的“前有罗经吸石”。 黄明告诉记者,到过三僚村的人,都会觉得这里的地形是一个堪舆使用的罗盘。《易经》曾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三僚村曾、廖二姓的村落,正好是太极中的“两仪”。三僚村是一个按照易经原理进行建设的古村,后天进行了“四维八景”的点化,以吻合易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