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年级学习诗词具体要求[精选]
怀柔三小诵读中华经典文化内容、方法研究初探
?????????????????????? ? 怀柔三小? 彭兴江? 高冬梅
????? 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以它语言的权威性、闪光的人文性、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高度浓缩又相互关联的智慧思想体系,是千百年来去粗存精,最后才流传下来的对孩子进行“立德”、“修身”、“启智”教育的经典教材。经典诵读,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中华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生成,把本民族中的优秀文化传承下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便是让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之铭记中华文化的精粹,进而变化气质,提升人格品质。
2006年9月,学校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中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的子课题“小学生学习中华经典文化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2.文庙旧址,诠释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怀柔三小原为孔子庙,门前古石碑碑文记载着文庙的历史,门口三棵古槐印证着三小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充满儒家思想的文化净土,三小人正是在继承和发扬儒家”和谐”这一思想文化的基础上,潜心求索,追寻把学校办成了具有“育人真、环境精、人文厚”之特色的书香学府!
基于这些,学校乘着课程改革并不断深入前行的列车,近两年开展了“走进中华经典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在实验的过程中,看到了学生的可喜成长。前期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诵读经典古诗文对当前教育的改革、优化、促进作用,也为诵读经典文化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奠定了大规模实验的基础。
课题研究活动的理念是:强调个性发展,让师生与经典对话,与圣贤为友,积淀文化底蕴,让师生享有快乐的经典人生。这是“小学生学习中华经典文化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校本课程研究追求的一种境界。
二、众里寻“经”千百度,确定诵读内容和时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广大教师根据班级、年级学生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以前校本课程教材的基础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初步确定出诵读经典文化的内容、要求及时间。
(一)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
一年级:《论语》(一)《学而篇》16条,《里仁篇》24条,共40条;《三字经》;古诗词12首。
二年级:《论语》(二)学而篇---5条,里仁篇---6条,《八佾》6条,雍也篇---3条,述而篇---10条,共30条;《弟子规》;古诗词12首。
三年级:《论语》(三)雍也篇---20条,先进篇6条,学而篇7条,里仁篇5条,共38条;《大学》;古诗词16首。
四年级:《论语》(四)子罕第九26条?? 子路篇第十三26条,共52条;
《中庸》;古诗词16首。
五年级:《论语》(五)述而篇17条,泰伯篇26条,乡党篇6条,子张篇16条,共55条;《千字文》;课外唐诗宋词16首。
六年级:《论语》为政篇14条,公治长篇13条,颜渊篇22条,共49条;老子《道德经》;课外唐诗宋词16首。
(二)各年级诵读经典的目标要求
一、二年级重在记忆背诵;三、四年级在背诵的同时,应注意增加理解的成分;五、六年级在能熟读背诵的同时,理解的成分应比三、四年级更多一些,并在情感、态度方面有所领悟,并初步尝试在习作中正确运用圣人语录,名人名言等经典内容。
(三)固定时间诵读中华经典文化
2005年,学校尊重学生兴趣,开设校本课程——“诵读经典”。在确保完成国家规定科目教学任务,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全校各年级都开设了一节“经典文学赏析课”,内容界定到“以诵读经典诗词,尤以《三字经》、《论语》、《弟子规》、《唐诗宋词》为主,同时辐射到诵读中国其他名家名篇的经典文学的范围内。学校大胆地进行了课程的调整,从2005年的每两周一节经典活动课,2007年调整为:低年级每周一节,中高年级每周两节,及周五为经典早读日,将中国古代的经典经文、诗、词、曲、赋等,融入到课程之中去,让孩子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让经典文化作为孩子生命的底色。
1.专时专用,保证经典诵读雷打不动
(1)语文课前2分钟,温故知新,反刍诗文。
(2)晨读。利用每周五早 7:10--7:40这一段时间开展晨读,同学们可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晨读是学生开展诵读,汲取营养和展现才华的大舞台,学生自己可灵活运用背诵方式(即默背、加动作表演等均可),这种开放式的诵读方式创造经典诵读的氛围,激发了学生诵读积极性。
(3)实践课上自由诵读。学校每周有一、两节经典诵读课,保证专时专用。
在指导学生进行中国经典文化诵读过程中,教师们开动脑筋,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考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