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合肥地质[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肥地质[精选]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地理坐标:东径116°40′~117°52′,北纬31°30′~32°37′。周边毗邻为:东至肥东县元祖山与滁县地区为邻,西至肥西县金牛乡与六安地区交界,南临巢湖隔湖与巢湖地区相望,北抵舜耕山与淮南市接壤。东西横距133公里,南北纵距124公里。全市总面积7396.7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163.3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6.8%,水域面积23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2%。市辖区为:东、中、西三市区,一郊区;郊县为肥东、肥西、长丰三县。 ????   一、地质   (一)构造:在地质构造上,合肥地区属于下扬子海槽和淮阳古陆边缘地带。震旦纪前,该地为烟波浩淼的海浸区,吕梁造山运动,产生了淮阳高地与古大别山。白垩纪的燕山运动,江淮间出现皱褶,形成了江淮丘陵。第四纪的喜马拉雅运动,地壳升降、断裂、波折,出现西东走向的江淮分水岭,形成江淮分水格局。   合肥地区断层较为发育,除郯庐(山东省郯城至安徽省庐江)深断裂通过其东部外,境内尚有纵横九道断层。从北向南依次为:孤堆至七里塘断层、瓦埠湖至护城岗断层、年家岗至吴山庙断层、朱巷至双墩断层、肥中断层、蜀山断层、桥头集至东关断层、巢湖断层和六安断层(亦称肥西—韩摆渡断层)。   (二)地层:合肥市地区地层,除局部地区为太古界、元古界和古生界地层外,大部分为中生界地层。肥东郯庐断裂带以东低山残丘区,为古淮阳地质延伸部分,有太古界片麻岩、元古界震旦纪前磷片岩和震旦纪变岩裸露。断裂带以西以垩纪地质为主,堆积约四千余米厚中生界地层。长丰北部属舜耕山脉地质,为古生界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岩持以灰岩和沉积岩为主,太古界片麻岩、元古界震旦纪石英砂岩、页岩、白云岩亦有出露。中南部及合肥市城郊多为白垩纪地层。肥西县境内,大部分为大别山沉降地层(又称中生代合肥凹陷地层),除坊虎山南麓呈东西向狭窄地带有少数前震旦纪变质岩裸露外,其余皆为中生界侏罗纪陆相地层,地下分布着红砂岩、砾岩及大别山杂岩。全市境域内地层上部,广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其厚度,据钻探资料:肥东八斗9米、护城岗29米、梁园33米、路口集38米、店埠44米、撮镇63米,郯庐断裂附近分别为103米和144米以上。郊区从西北向东南由薄变厚,在10~100米之间。肥西县境内大柏店—上派——柿树岗—洪桥一线以西厚度在10米以内,五十小庙—花岗—桃溪以东厚度在20米以上,再东达40米。岩性以粉砂、粘土为主。巢湖北岸平原,为近代冲积型地层,堆积着数十米厚的内陆湖泊沉积物。   二、地貌 ?? 合肥市地处江淮丘陵地带,境内具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河湖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最大地貌单元。   (一)丘陵岗地:北自舜耕山南麓,南至巢湖北岸,其间绝大部分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岗地,地青呈岗、冲三种地形。江淮分水岭出大别山向东北延伸,在肥西县大潜山入境,蜿蜒逶迤,横贯市境中部,至肥东县元祖山北侧出境。市辖境内分水岭脊高程75~92米(废黄基点)。江淮丘陵岗地面积6303.77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地面积87.2%。地表绝大部分为耕作田,作物以水稻为主。   (二)低山残丘:低山残丘区分布于市境东、西边陲地带。东部山区,山脉自肥东县东北部元祖山起,沿肥东县东境边界线向西南延伸,经马湖、文集、西山驿、桥头集等乡镇地界,直至巢湖北岸,绵延110公里,大小山峰24座。东部山区以浮槎山为最高,海拔418米(全市最高点),其余皆为100~300米之间低山。西部山区为大别山余脉,脉络西东走向,绵延25公里,山峰6座,并列于肥西县西部地带,以大潜山为最高,海拔289米,其余皆为200米左右低山。另外,市境中部有独出山体4座,以大蜀山为最高,海拔282米,为合肥城郊最高点。低山残丘区面积为358.17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地面积5%。东部山区,矿产丰富;西部山区,林木繁茂;中部大、小蜀山,已辟为自然、人文景点。   (三)河湖低洼平原:长江流域巢湖沿岸及南淝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等河流下游两侧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地肥沃,圩堋相连,物产丰饶,地面高程7~15米。淮河流域,瓦埠湖、高塘湖沿岸为近代沉积所形成的沿淮湖滩。滩地平原,地面高程20米左右。河湖低洼平原面积为501.44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地面积7.8%。河湖平原面积包括巢湖、瓦埠湖、高塘湖各一部分水域面积,肥东县黄荡湖沿岸及其各支流沿岸地带。   三、地壤·植被   (一)土壤   合肥地区土壤以黄棕壤、水稻土两类为主要土壤,约占全部土壤的85%。其余为石灰(岩)土、紫色土和砂黑土。土壤计为5个土类,12个亚类,103个土种。黄棕土壤遍及全境,成土母系下蜀黄土。该土壤土层较厚,质地粘重,阻水、阻气,在30厘米深以上形成滞水层,水分难以向下渗透。降雨时上层滞水,即从地面流失,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