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导游复习资料[精选]
吉林省历史发展概况
吉林省位于祖国东北中部,地理位置介于40052′~46018′N和121038′~131019′E之间。全省东西长约750km,南北宽约600km,总面积为18.74万km2。
吉林省是边疆近海省。它南靠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邻黑龙江省,东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边境线长分别为1 206km和232.7km。
吉林省总人口为2716.0万人(2005年),有汉、满、朝鲜、蒙古、回、锡伯等44个民族。
吉林省辖1个副省级城市(长春市),7个地市级城市(吉林市、四平市、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白城市和松原市)和1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省会设在长春市。吉林省还有18个县级市、20个县(其中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分别为伊通满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和前郭蒙古族自治县)及20个市辖区。
长春市:六区三市县有一(市辖区:南关区、宽城区、朝阳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市(县)级:九台市、榆树市、德惠市;县:农安县。)
吉林省名来源于吉林城名。吉林乌拉城创建于康熙十二年(1673),是在顺治十三年(1656)设立于温德河入江口处的船厂的基础上建立的,为吉林副都统驻扎地。“吉林乌拉”为满语,吉林意为“沿”,乌拉是“大川”的意思。吉林乌拉就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简称吉林。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原驻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的宁古塔将军移驻该地;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称吉林将军;光绪三十三年(1907)将吉林将军辖区改称为吉林省,简称吉。
在距今六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吉林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距今3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被称为榆树人。距今大约2.6万年左右,也属于旧石器晚期智人,被命名为安图人。在距今约3000年前,相当于我国西周初期,人类社会进入了青铜时代。其中最著名的有吉林市的西团山遗址(古墓群),位于吉林市郊欢喜乡吉兴村。西团山海拔仅238.2m,墓地在山的西南坡,总面积约4万m2。西团山遗址是吉林省第一个被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址吉林市北郊的长蛇山遗址、猴石山遗址公主岭市大青山遗址西部大安境内的汉书遗址东部汪清县的百草沟遗址等。肃慎东胡秽貊。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来自北夫余的王子朱蒙(又译邹牟)在高句丽县建立了政权,即高句丽国。高句丽国建立初期以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五女山城)为都;公元3年(西汉平帝元始三年),高句丽的第二代王琉璃明王把都城迁至今吉林省集安市,建造国内城;同时在其北部山上修建尉那岩城,做为国内城的守备城。尉那岩城平时驻军,囤积粮草,战时则守卫和避难。至高句丽山上王和故国原王时,曾两度将其作为正式王都,并更名为丸都山城。高句丽国以国内城和尉那岩城为中心,兼并了周边的许多部落而形成五部(即分布在今集安霸王朝山城的桂娄部、今富尔江上游的消奴部、今浑江上游的绝奴部、今长白县一带的顺奴部和今鸭绿江两岸的灌奴部),成为与夫余国并立的又一个地方民族政权。长寿王时,高句丽国于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城,将政治中心转移到朝鲜半岛,国内城作为陪都留存。公元668年,唐朝军队攻克平壤,高句丽政权灭亡。
高句丽后期,至隋文帝杨坚时,其国王“汤遣使诣阙698年,大祚荣创立震国,建都敖东城,即今吉林敦化。公元713年,唐朝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后来又改忽汗州都督府为渤海都督府,从此去靺鞨号,专称渤海,震国也改称渤海国。
渤海国曾经四易都城,初期定都敖东城;一迁中京显德府,即今和龙西古城;二迁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渤海镇;三迁东京龙源府,今吉林省珲春八连城;最后又迁回上京龙泉府。上京两次为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即皇帝位,并仿效中原制度在中央设南北两个官吏系统(南面官统治汉人,北面官统治契丹人和其他族人)。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率军灭渤海国,并统一东北;同年,阿保机之子耶律德光即位。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辽自太祖耶律阿保机起,至天祚帝共传九代,历时209年。
在元朝统治的近百年间,原为中国北部统治民族的女真人一部分融入了蒙古族,迁入中原地区的一部分猛安谋克已和汉族融合,只有退回白山黑水和留在原地的部落形成新女真民族。居于开原以东和松花江中游一带的称“海西女真”;居于长白山北部、牡丹江和绥芬河流域一带的称为“建州女真”;居于黑龙江及乌苏里江流域一带的称“野人女真”。
“扈伦四部”:即哈达、叶赫、乌拉、辉发。
哈达部,海西女真的一部。明初在该部设置塔山卫,其后南迁至今开原境内广顺关(又称南关)一带。
叶赫始祖原系蒙古人,姓土默特。以初灭扈伦国之纳喇部,遂据其地,因姓纳喇。后迁于叶赫河岸建国,故名叶赫国。
叶赫部的古城,位于今吉林省梨树县叶赫满族乡境内。这里也是清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和慈禧太后的祖籍地。
辉发部,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