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后现代生活方式与后喻社会[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现代生活方式与后喻社会[精选]

周国文 《后现代生活方式与后喻社会》 一、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青年生活观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范式,它表征着社会的持续演进已到了一个重新整合其意义所指的状态。当然,我们并不避讳其流俗的一面, 也就是其被反覆应用到处传播之后所带来的对“后现代主义”的自身嘲讽。 当然,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时尚效应,在当今年青人中所引起的反响是强烈的。因为在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以一种趋新而又周全的眼光来看待后现代主义,它意味着“启蒙的世界主义是一种真正跨越国界的(西方的)精英文化的果实。”①见《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中央编译出版社(新西兰)西蒙杜林确实,对后现代主义这个定义的争论,并不影响它对潮流与动感社会生活之拥众所引发的辐射与带动。它像个文化幽灵,在我们这个物质化的现代社会中自由地摇来荡去。毕竟谈到后现代主义,我们不可以躲避一个时代的转变。因为在一种认知的扬弃过程中,文化领域剧烈的社会变迁已经给我们社会的各个群体以一种深刻的触动。尤其是对广大的青年人,花样翻新、整合与断裂、解构与重塑在他们身上所引起的反应是史无前例的。 我们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背后,看到的镜中之像是:“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层次分明的差异消弥了;人们沉溺于折衷主义与符码混合之繁杂风格之中;赝品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反讽、戏谑充斥于市,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感到欢欣鼓舞;艺术生产者的原创性特征衰微了;还有,仅存的一个假设:艺术不过是重复。”②见《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年轻人开始纷纷在消费文化的浪潮中打破沉默与单调,无情地将现代主义的逻辑来个巨大的颠覆。他们强烈地投合着资本社会的文化逻辑,把代表欲望、本能与享乐的反规范倾向张扬到人生的向度当中去。 正如王宁所说:“后现代主义又是一种叙事风格或话语,其特征是对‘宏大的叙事’或‘元叙事’的怀疑和对某种无选择或类似无选择技法的崇尚,后现代文本呈现出某种‘精神分裂式’的结构特征,意义正是在这样的断片或叙述中被消解了。” ③见《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 王宁编 中央编译出版社可见,后现代主义充当了这个时代新的文化转向的代码,它也正对新生代生活方式的重新塑造起着密切的关联作用。 毕竟后现代的生活实践令人触目惊心,它在文化商品、文化产业与文化价值方面正在重构着其独特的内涵。 “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导向工具,是因为它在形成解构文化时,在提高有鲜明个性的艺术与知识生活之秩序时,具有重要地位。这些生活秩序,长期维持着一些对大众狂欢、野性、野蛮和不驯服发生迷恋的潜流与亚文化,而这也是在社会与个体两个层次上,为秩序建立所驱动的文明进程力图排斥或包容的东西。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民主的大众冲动,对‘他者’的迷恋神往、对大众快感的容忍,对紧张、分裂的情感体验,都可以在这种传统中得从发现。”④见《消费社会与后现代主义》在青年人的心目当中,后现代主义早已是一种强势的文化思潮,它不仅仅是特殊的导向,而且正在朝着行动策略的方向上吸引着一大批自觉接受后现代生活方式的文化观众。 二、“飘一代”的崛起 后现代生活方式的样态在当代青年人中的流行,最重要的是其价值观念与表述方式本身对比前代人来说已发生了重要的变迁。“现代主义把能指、所指和指涉物的角色地位作了明显的划分和自洽。与此相反,对于后现代化而言这些差异是未定的,尤其是能指与指涉物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或者换一种说法,表述与现实的关系不是预先确定的。在这里,通过意象而不是文字意义在表述过程中所占的比率的不断增大。这就是消除差异(分化)。在消除差异的过程中,与文字相比,意象在更广大程度上与指涉物相似。公正地讲,指涉物本身更主要地是面对能指。这就是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变得充满现实感的原因,在电视、广告、录像、电脑化、随身听、汽车卡式录音机,以及发展至今的CD、VCD 和DAT 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表述。”⑤见《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美)拉什著 高飞乐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0年第6 期作为后现代主义生活方式的最佳受众——飘一代,他们是新世纪的时尚领袖。这个年轻群体崭新的命名始自于广州《新周刊》杂志社2000年6 月15日推出的同名专辑。“飘一代”可贵的是心态的年轻,因此他们没有准确的年龄上限与下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出生的青年男女都有可能在这个族群里出现。 在“飘一代”这个动感的亚文化群体里,“飘”是他们独特而又丰满的个性特征,“飘不仅仅是过程,是为了让梦在现实中或大或小的飞翔,也意味着是一种状态,一种结果。飘本身有时候就是目的。飘在诗意的农业时代可能是一种境界,而在今天,更多的只是一种改变自己生存状态的勇气,或者是越来越习以为常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