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哀江南[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哀江南[精选]

《哀江南》教案设计 教学思路:《哀江南》安排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人教版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应为鉴赏七只曲子,仔细揣摩曲词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因为是一篇自读课文,只能用一课时的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益,在鉴赏过程中教师重在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孔尚任及其《桃花扇》,理解今昔对比、寓情于景、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品味戏曲语言,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戏曲中真挚、深沉的故国情思 。 教学重点:赏读曲词,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今昔对比、寓情于景、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对最后一支曲子[离亭宴歇拍煞]的赏析。 学法引导:对照注释,疏通文字,抓曲词意象,发挥想象,品味准确、生动、形象的曲词语言。 教学方法:赏析法、比较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江南”在人们眼中一贯美好,以至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写出了不少动人的诗篇,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则是 孔尚任的“哀”江南(板书课题:《哀江南》),面对如此美好的江南,作者为何要“哀”呢?让我们共同走近作者。 二、文学常识(视屏播放课件1): 1.作者: 孔尚任,曲阜人,孔子64代孙,清代戏曲作家。他“十年时间,三易其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抄”,歌台演出,“岁无虚日”。《桃花扇》的成功,使他誉满文坛,时人将他与《长生殿》的作者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 2、《桃花扇》简介: 《桃花扇》是一部以南明王朝的兴亡为内容的历史悲剧,共40出。故事写明末归德书生侯方域来南京应江南乡试,落第不归,寓居莫愁湖畔,参加了反对阉党的复社,后经画家杨龙友的介绍,结识了秦淮名妓李香君,两人萌发爱情,订婚之日,方域题诗扇以赠香君,作为信物。阉党文人阮大铖闻讯即出重金置办妆奁,托其结拜兄弟杨龙友送给香君,意在拉拢复社文人侯方域。香君义形于色拒不让方域接收阮的馈赠。阮为此忌恨,乘左良玉移兵南京之时,诬方域内通左军,为避害,方域只身逃离南京投奔杨州督师史可法,为之参赞军务。崇祯在北京自缢后,奸臣马士英等在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昏王奸臣不理朝政、征歌逐舞、迫害复社文人。马、阮等人逼迫香君嫁给新任曹抚田仰,香君宁死不从,以头撞地,血染方域当年所赠诗扇;杨龙友采摘花汁点染成桃花图,是谓桃花扇。马、阮于赏心亭置酒赏雪,香君乘机骂筵以泄愤恨。方域回到南京,被阮捕获入狱。清兵南下,昏君奸臣出逃,方域出狱后在避难栖霞山时,与香君相遇于白云庵,在张道士的点拨下,他们双双出家入道。 《桃花扇》主题:“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3、《 哀江南》写作背景: 《 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这套曲子,通过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南京原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都,后来燕王朱棣迁都北京。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缢,清兵乘机入关后,明代宗室苏昆生(长期生活在秦淮河上的唱曲名家)目睹了南明的兴亡。南明灭亡之后,他故地重游,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唱出这套沉郁、悲怆的曲子 。 三、情景配音朗读(视频播放课件2): 问:请同学们用几个词概括曲词描写的景物特点,并谈谈听后感受。 明确:(1)凄凉、破败 (2)悲怆、失落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曲调似曾相识,记得刘禹锡写过“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李煜写过“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姜夔写过“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张养浩写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中国文学中这样的亡国之痛,这样的苍凉之感,这样的悲悯情怀太多太多,破败感、失落感、患难感,似乎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旋律。 四、整体感知(学生回答后,视频播放课件3、课件4): 问:苏昆生故地重游,在“曲白”中他描写了哪些景点?这些景点发生了什么变化?曲词的描写如何对应这些景点? 明确(课件3):孝陵:成了刍牧之场 [驻马听] 皇城:墙倒宫塌,满地蒿莱 [沉醉东风] 秦淮:竟没一个人影 [折桂令] 长桥:已无片板 [沽美酒] 旧院: 剩了一堆瓦砾 [太平令] 问:这一套曲子,有“头”有“腹”有“尾”,应当如何划分?三部分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明确(课件4):第一支曲子是“头”,总写苏昆生所见战后南京郊外的凄凉景象。 中间五支曲了是“腹”,写昔日国都各景点的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