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经济学部分[精选]
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是如何分析国际贸易成因、格局及福利效果的?
1、贸易发生的原因:因劳动生产率差异而产生的绝对生产成本差异。
2、格局及福利效果:两国各自专业化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按照世界市场相对价格(这一价格介于封闭经济条件下两国国内相对价格之间)进行交换,则两国均可以更高的相对价格卖出本国出口产品,以更低的价格买入本国的进口产品,两国均可因贸易而受益(可以画图分析)
如何理解李嘉图模型对贸易成因、格局及福利效果的解释?
贸易成因:根源于两国的机会成本的差异,公式表示为:
贸易格局:两国各自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福利效果:见下图(无差异曲线自行脑补吧。。。。。)
在扩展的古典贸易模型中,如何理解汇率变动、工资变动及运输成本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如果是一个用货币度量的世界中,出口能力不仅取决于相对劳动生产率,还受到相对工资水平和汇率的影响,一般而言,如果有:
(1)
国家1将生产产品1到i,而国家2将生产产品i+1至产品n
汇率的变动:显然,当汇率e变化足够大时,则完全有可能改变不等式(1)的排列顺序,因而将本来国家1出口的产品变为国家2出口(e上升的幅度足够大),或者将国家2出口的商品变为国家1出口(e下降的幅度足够大);
工资的变动:工资的变动也会导致不等式(1)的排列顺序改变,例如国家1的工资下降的足够多,则本来由国家2出口的产品将会变为国家1出口,因而工资的 变动也会导致出口国地位的转移;
考虑运输成本:我们假设运输成本由进口商承担,由于a1jW1ea2jW2,一开始国家1出口该产品,现在如果考虑运输成本T,则有可能导致(a1j +T)W1e a2jW2,则国家1的出口优势将会丧失,也就是说运输成本可能会导致原本的贸易品变为非贸易品。
H-O模型是如何解释贸易的成因,格局,福利以及收入分配效应的
贸易的成因归因于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认为只要两国存在要素禀赋的不同就会产生贸易。
我们假定两国I,II,I国资本要素相对丰裕,II国劳动要素相对丰裕。生产两种产品钢铁和布匹,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布匹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封闭情况下,两国的相对价格存在差异I国钢铁的相对价格较低,布匹的相对价格较高,II国相反。各自在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本国切点处生产。
开展贸易后,I国因钢铁的相对价格较低,因此出口钢铁进口布,II国出口布进口钢铁。于是在I国钢铁市场上供给减少价格上升II国钢铁市场上供给上升价格下降,同理I国布匹价格下降II国布的价格上升。最终的世界价格介于两国封闭时的相对价格之间。因此各国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这就是H-O定理的内容。由下图可知在新的贸易价格下,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不需要想封闭状态下一样维持相切,两国的福利都得到了改善。
H-O模型通过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来解释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该定理的结论为,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会引起其密集使用的要素实际收入上升,另一种要素的实际收入下降,结合H-O定理,可以得到结论贸易会使一国相对丰裕要素的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上升,相对稀缺要素的实际收入下降。其论证过程如下:一钢铁为例,假设钢铁相对价格上升会引起其供给量上升,从而其使用的两种要素都上升,于是要素从布匹流向钢铁茶叶,但布匹是劳动密集型商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因此布匹产业释放了过多的劳动和过少的资本,因此资本的相对价格上升而劳动的相对价格下降。此外,因为劳动价格下降,两产业生产的资本劳动比都会下降。反之亦然。
图示分析HO模型中贸易得益的产生
贸易的得益可以分解为交换得益和生产得益两部分。交换得益是指根据开放贸易后的价格水平,在生产点不变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增加一国福利水平。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封闭条件下,生产与消费均衡在E点。开放贸易后,相对价格由(PX/PY)1升到(PX/PY)2,此时,消费者的福利比在E点时得到了改善,相对价格的变动会使消费者增加对Y的消费,减少对X的消费。效用水平从U1增加到U2。除此之外,生产得益是指:由于相对价格的变化,生产点会由E点移动到E’点,生产者将增加对X的生产,减少对Y的生产,更多的生产要素转移到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上。开放贸易后,最终使得一国消费者效用水平从U2转移到U3, 因此,消费点从E到C’是贸易总得益。他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交换得益,从U1到U2,生产得益,从U2到U3
第二部分 新古典贸易理论
图示分析雷布津斯基定理的推导
图示分析H-O模型框架中,国际贸易对参与国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要素价格均等化
当一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假设该国相对于贸易国为相对劳动丰裕国,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7.2+弹力(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24).pptx VIP
- 强震球:五年级《分数的意义》课件(13页)-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pptx VIP
- 2023年苏州市相城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考试真题.pdf
- 混凝土课程设计无错版(中南大学).doc
- 隧道专业英汉词.doc
- 《项目管理精华:给非职业项目经理人的项目管理书》读书笔记.docx
- 《柏林广场A1》练习册听力原文Lektion1-6.doc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弹力》课件.ppt VIP
-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移动源应急管理技术指南及编制说明.pdf VIP
- 足浴技师礼貌礼节培训方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