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城中村城市化与村民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精选].doc

城中村城市化与村民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中村城市化与村民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精选]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 珠海市行政学院 2010年第6期 城中村城市化与村民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孟祥林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3) 摘 要:城中村城市化与村民市民化紧密联系,后者是前者的根本。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 着诸多问题:主体利益矛盾,失地农民保障,养老状况堪忧,补偿标准过低,身份转化困难。城中 村改造的关键在于村民失地后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为市民,但事实表明城中村改造后的居民虽然不再 是农民但并没有能够融入到城市进而成为市民,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变为城市边缘人。村民变市民需 要多管齐下:拆迁政策需配套,民宅与城市同步,农民需脱胎换骨。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化;村民市民化;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 文献标识码:A 城中村城市化和村民市民化是两个紧密联系 的概念,村民市民化是根本,这需要村民素质的 全面提高进而生活状况的全面改变。城市化后的 村民即使仍住在平房中但因其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使其已经在实质意义上变成了新市民,农村也实 现了城市化意义上的变化。但城中村改造中单靠 农民居住房舍外观的变化就认为农民已经实现市 民化,村民变成了市民,这是肤浅的理解。在城 中村改造中由于对村民市民化的片面理解造成了 城中村改造中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 城中村改造遇到了很多障碍并影响着城市化的进 程。认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索以民为 本的解决对策,对于推进城市化的持续进行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 、 开发商和村民的 利益目标不同 , 因而存在诸多问题 , 具体分析 如下: (一)主体利益矛盾 政府的目标在于通过城中村改造实现改村为 城同时提高财政收入;开发商作为投资者要实现 目标利润最大化,尽量多地将政府或者村民的利 益转化为自身的利益;村民作为被改造对象的目 的在于摘掉农民的帽子从而彻底融入到城市生活 中去。三方利益存在矛盾,在短时期内相互之间 构成了零和博弈。基于利益的相互角逐中各自都 会尽量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较少顾及其他 收稿日期:2010-08-02 作者简介: 孟祥林(1969-),男,河北保定人,经济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 长。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理论与区域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过程分析。 60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 珠海市行政学院 2010年第6期 利益主体,力量较为强大的一方在利益角逐中受 到的损失就会更少,三方的力量按照政府→开发 商→村民的顺序逐渐降低。各主体利益间矛盾平衡的结果往往是村民的利益受损。 (二)失地农民保障 农民祖祖辈辈主要靠种地为生。随着城市扩 展速度的加快,本来在空间上与城市相隔很远的 农村地域很快被包裹进城市的建成区,进而使农 民被改造为无地可种的准城市居民。农民失地成 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失地农民很难使自 身素质在很短时间内得到普遍和全面提高,从而 不具备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竞争力,作为城市居民 却被排除在城市的主流生活之外。村民在城市化 中被改造为城市居民后的生活状况不如从前,因 而不愿意被改造为城市居民,以至成为城市化进 程的阻力。 (三)养老状况堪忧 农民时代依托耕地生存,土地是农民生命的 根本,村民依靠土地养活自己的家属并在自己年 迈时依靠土地养老。但是城中村城市化对农民实 施征地的同时给予农民的生活补偿大多考虑的是 解决村民目前的生活困境。土地养老在城市进程 中的转化形式很少给予考虑。农民年轻时失去土 地,这时期农民还可以有充分的体力更多从事低 档次的非常产业勉强维持生计,而年迈体衰无力 抗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又没有足够的经济积淀 时,农民就失去了生活来源,村民未富先老于是 成为另外一个普遍被关注的话题。失地农民唯一 的出路就是靠子女养老,已经在父辈就失去土地 的子辈失地农民作为准城市居民的生存压力会更 大,不但要养活父辈而且要养活子辈,并且极力 使自己在同辈人中有面子。巨大的生存压力使得 子辈失地农民承担着父辈时期由于失地而遗留下 来的本来应该由政府承担着的养老债。 (四)补偿标准过低 城中村改造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就是村民与 政府在补偿标准层面不能达成一致,农民希望通 过一次性补偿得到更多的收益,补偿中应该包括 村民失地后面临的各种风险补偿,村民将未来的 生活状况全部押宝在了一次性补偿上,但政府层 面为了压缩拆迁成本会尽量降低补偿标准,在政 府与村民之间的博弈过程中就出现了拆迁过程中 的很多钉子户。其实村民希望能够得到的补偿不 仅是目前能够预测到的和能够看见的补偿,更重 要的在于不能预测的潜在问题风险的补偿。包括 土地上的固定建筑拆迁补偿、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