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旅游者出行动机的旅游行为分类[精选]
基于旅游者出行动机的旅游行为分类
及相应规划方法简析
韩宇 高广汉
第一部分 旅游市场细分及几种旅游行为分类方法
图1.1 旅游系统(据吴必虎,1998)
无论何种情况,旅游规划都离不开对客源市场的研究。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资源的丰度,还更在于客源市场的可靠度(吴必虎、李坚诚,1998)。旅游流量和游憩流量的预测,是任何旅游规划决策的前提条件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目前所进行的大多说预测的研究,都集中在旅游市场需求的研究之上(Van Doorn,1991:7)。
旅游需求千变万化,旅游内容丰富多彩,因此,没有两个旅游者的行程、感觉、评价是一模一样的,也不能细分到每个人的要求。但他们有共同点,能按一定的属性划入相应的消费群体。同时,旅游资源的属性也并不能满足每种市场需求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这种细分也就是对现实与潜在各种旅游需求进行区分和归类。
旅游需求 地理/地域细分 居住地的人口密度 居住地经济发达状况 居住地社会服务水准 居住地城市、郊区或农村 出游的主要交通工具 距离目的地路程 社会属性细分 国籍 教育程度 职业 性别 年龄 宗教信仰 家庭状况 心理行为细分 对目的地的信任程度 对目的地的了解程度 对目的地价格的评价 旅游目的 生活经历 个性 生活方式 经济能力 高收入 中等收入 低收入
目前,根据心理行为细分标准而对旅游行为进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澳大利亚旅游学家波乃克(P.Berneker)对旅游行为作了如下分类:
修养旅游:包括异地疗养。
文化旅游,包括修学旅行、参观、参加宗教仪式等。
社会旅游,包括蜜月旅行、亲友旅行等。
体育旅游,包括观摩比赛、参加运动会。
政治旅游,包括政治性庆典活动的观瞻。
经济旅游,包括参加订货会、展销会等。
波乃克的分类法根据行为目的,通俗易懂,便于研究和应用。但这种方法没有探寻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美国的麦金托什(Mclntosh)把人的基本旅游行为分为四类:
身体健康,包括休息、运动、消遣、娱乐以及其他的与身体健康直接有关的动机。另外,还可能包括医嘱和建议,如洗矿泉浴、药浴以及健康恢复活动。这类动机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身体的活动消除紧张和疲劳。
文化,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如音乐、艺术、民俗、舞蹈、绘画和宗教等。
交际,包括接触其他民族、探亲访友、结交新朋友以及摆脱日常事物,摆脱家庭和邻居等。
地位和声誉,这类动机与自我需要和个人发展有关。出于这类动机的旅游包括事务旅游、会议旅游、考察旅游以及实现个人兴趣爱好的旅游和求学旅游。通过这些旅游可以使被承认、被注意、被赏识、被尊重以及获得良好的声誉的欲望得到满足。
美国的奥德曼(L.E.Audman)把旅游行为分为八方面:
健康,使身心得到调剂和保养。
好奇,对文化、政治、社会风貌和自然景色等的观赏或考察。
体育,一种是亲自参与的,如狩猎、球类、集体比赛、滑雪等;一种是观看的,如田径赛、各种球赛和赛马等。
寻找乐趣,游玩、文艺、娱乐、度蜜月、赌博等。
精神寄托和宗教信仰,朝圣、宗教集会,参观宗教圣地、历史遗迹,以及欣赏戏剧和音乐等。
专业或商业,科学探险和集会、公务或商务旅行、教育活动等。
探亲访友,寻根、回国及家庭联系等。
自我尊重,受邀请或寻访名胜。
以上两种分类方法从人们出游的心理需求出发,但忽视了旅游行为的复杂性,一次旅游过程通常可以满足多种需求。
此外,也有人曾考虑从与目的地、同行者全然无关的角度对旅游行为进行分类。日本的前田勇认为,旅游行为是对目的、类型、目的地、住宿等对象作出选择决策的一个连续过程。他试图以“哪个选择对象被重视”(最初决定的是哪个选择物)为依据,对旅游行为作了如下分类:
住宿优先型。
住宿地优先型。
旅游手段(即交通工具的利用)优先型。
旅游目的优先型。
行为目的优先型。
第二部分 基于旅游者出行动机的旅游行为分类
从我们个人的经历,以及对周围人的观察来看,不同的旅游者对于旅行中各种要素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重视的是目的地的吸引物(人工的或自然的);有的人更看中目的地的设施及服务;而在另一部分人眼中,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景点,发现旅途中的意外更能给他们带来乐趣。我们正想从这一现象出发,探寻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心理行为原因及消费特点。在我们的分类中,并不涉及那些由于政治事件、经济活动、重大赛事、探亲访友等因素而产生的旅游行为,因为在这些活动中,旅游并非是使人们旅行的主导因素。
感受型 度假型 观光型 出游目的 改变惯常的生活环境,感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2024年数学竞赛AIME II真题含答案(共4套).pdf
- 变电站值班员试题库(职业鉴定:初、中、高级工).pdf VIP
- 洁净制药厂净化空调毕业的设计.doc
- 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基础篇)(解析版).docx
- 虚拟实验室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与培训.pptx
- 作业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学习任务工作页 .docx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pdf VIP
- 员工考勤表表格电子版.docx VIP
- 中国电信新一代bss3 0_计费技术要求分册v1 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