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蓄冷技术近几年的发展剖析
蓄冷技术近年来的发展 (1) 1975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万人体育馆,首先使用了水蓄冷装置。 江苏省院在七十年代中设计过南京五台山体育馆工程,采用过水蓄冷。 山东体育馆建成于1979年,为了节省投资,平衡用电,采用空调蓄冷水池方案,容积753.74 m3 的蓄冷水池,?t取10℃。 首都体育馆建成于1968年,原设计空调冷源利用北京西郊较丰富的地下水,由两口深井汲取14℃的深井水。事隔20多年,北京的地下水资源日益紧张,继续以深井水作为空调冷源已经不可能。因此,首都体育馆决定建造冷冻机房作为空调冷源,而且要求设置蓄冷水池,1989年10月出图,在冷冻机房的地下空间,设立蓄冷水池,容积为630m3,Δt取8℃,蓄冷量为5274KWH。 (2)广州徐威高工在生前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始水蓄冷的设计工作,共进行了17个水蓄冷工程(有8个工程是独立完成设计的,9个工程是合作完成设计的),每个工程都有不同的设计特点,申请了多项专利技术,获得多次省、市奖励,对中国水蓄冷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例如:广东清远市新北江制药有限公司,工艺用冷,发酵所产生的热量由10℃的冷水吸收。正常生产时,耗冷1744kW。利用低谷电蓄存冷水,贮水槽容积1083m3,占地110m2,蓄冷密度达21.4kW/m3,蓄(调荷)冷量达23200kWH,1992年5月投入运行。这是我国第一个工艺用冷采用水蓄冷。专利号C3。 (3)北京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做了112个水蓄冷工程。首先在我国水蓄冷工程提供各种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的专项资金支持,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的水蓄冷工程。 上海浦东机场二期候机楼(405,000 m2)的能源中心,采用了水蓄冷系统作为冷源的方案。总水蓄冷量为106,696RTh,共用4个水蓄冷罐,每个水蓄冷罐直径为26m,高为22m。冷水机组共有10台,每台制冷量为2,000RT,供冷水温度为4OC,回水温度为12OC,;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8OC。这个工程由于采用大温差,系统管道投资减少,采用水蓄冷空调比采用常规电制冷空调的初投资节省1,000多万元,每年可节省空调电费约900万元。水蓄冷空调比冰蓄冷空调初投资节省5,510万元,每年多节省空调电费300多万元。 最近上海虹桥机场扩建工程(侯机楼空调),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中心,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昆明机场,以及以前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侯机楼空调),均采用水蓄冷。 天津市中新生态城分布式能源站采用了4台750立方米蓄能水罐,总蓄水量3000立方米。 (4)水源热泵、地源热泵与水蓄冷、水蓄热相结合的水蓄能系统相继出现,日益显示它的节能效果。例如:北京茶叶城,北京音像城,北京天福缘茶叶城,北京天安天地国际公寓,河北职业政法学院,河北正定中学等都是采用水源热泵+水蓄冷+水蓄热的水蓄能系统,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 最近廊坊天亘助机械有限公司蓄能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采用热泵专用末端系统实现大温差工况运行,以降低长期运行费用:本方案采用先进的热泵专用高效末端系统,可降低冬季的供水温度(供回水温度为35℃~43℃)和提高夏季的供水温度(夏季供回水温度为8℃~16℃)。采用这样的末端系统,夏季可提高热泵机组效率达12~15%;冬季可提高热泵机组效率达25~30%,可降低系统运行费用。由于采用这样的系统,可使得蓄能池的体积降低约30%,因而提高了其利用率并降低了造价。 (5)北京西冷工程公司研制的“有压罐式齿球蓄冷器”于1900年9月14日申请专利,专利号(申请号):90 2 20234.0,设计人:张友亮、张友群,专利权人:万世清、沙金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1991年10月30日批准《实用新型》第64007号。 1992年北京西冷工程公司在广州黄浦区红山街供电承装公司二层办公楼,建筑面积210㎡,建造了北京西冷“有压罐式齿球蓄冷器”试验站,是国内第一个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自行安装使用的冰蓄冷系统。接着,北京日报社,建筑面积1.52万㎡,综合办公楼,设计冷负荷1512KW,采用北京西冷工程公司的“有压罐式齿球蓄冷器”,卧式蓄冷罐Φ2400×600三台,1993年6月投入运行。 (6)1992年,清华大学热能系空调教研室与清华人工环境工程公司合作建造了国内第一台蓄冰设备性能试验台,并开始对国内外各种蓄冰设备性能进行系统测试。 (7)深圳电子科技大厦,建筑面积6.2万㎡,设计冷负荷11,250KW,蓄冷量24,190KWH,采用法国Cristopia冰球,1993年5月投入运行。 (8) 1993年10月中国制冷学会第五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在深圳召开“民用建筑空调设计技术交流会”,会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