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1一10章加试题.doc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1一10章加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1一10章加试题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一第1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变化。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带有主观性。   第2节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和类别   社会心理学 与 生理心理学 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 人们对心理学一般看法认为,它属于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介乎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兼有两类科学的性质。   简述: SSP与PSP的区别1. SSP指2.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PSP指3.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4. SSP更着重定性分析;PSP着重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定性分析。   5. 在研究着眼点上,6. S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社会结构的,7. 从宏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而8. P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个体的,9. 从微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第3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科学研究就是要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量通常分为 自变量 和 因变量。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年龄是 自变量,学习能力是 因变量。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 相关关系,又可能是 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又分正相关 和 负相关。   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是可信的。   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有信度不一定意味着有效度;但有效度,一定意味着有信度。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其中,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 访谈法 和 问卷法   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   现代心理学始建于1879年,以德国教授 冯特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西方社会心理学一般定位由1908年开始,这一年,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的书,一本是罗斯写的,另一本是麦独孤写的《社会心理学绪论》,他用的心理学理论是本能论。   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   缺点: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实验法的优、缺点:   优点: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   缺点:实验情境与生活现实距离过远,使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概括力。   调查法的优、缺点: 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   缺点: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   第4节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论述: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P18   1.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2.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第2章 个体的社会化   第1节 什么是个体的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   每个人降生到人间后,就面临着 物质环境 和 社会环境。   论述:什么是个体社会化,有那些特点?   (个体社会化概念),有如下特点:   1. 长期性 a - 因为人不同于动物,初生儿吸取食物以维持营养,披衣盖被以维持体温,总之,在生存生长方面,有个特别长的生活依赖期。   b - 初生儿面临的社会环境极端复杂,他逐渐长大起来,要掌握的社会事务和道理很多。总之人不同于动物,有一个特别长的学习时期,所以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2. 发展性   个体从不认识和不掌握社会事务、社会标准到认识和掌握它们,是个发展过程:   a - 这种发展是随个体身体的发育、年龄、智力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的。所以个体社会化的发展过程是与个体生理、心理的成熟发展过程相适应的。不到一定年龄阶段,不能认识和掌握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要点和准则。   b - 个体社会化应该理解为一个贯穿个体一生自始至终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过程的写照。   第2节 个体社会化的机制   认同:或叫“自居作用”,个体以自己学习模仿的那个“榜样”自居,追求自己处于与他们同一的地位、处境与形象。   再社会化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社会角色: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份,规定了这个个

文档评论(0)

845375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