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桩专项方案剖析
xxxxxxx工程
桩
基
工
程
试
桩
方
案
xxxxxxxxx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6年11月17日
第一章 编制说明 3
一、编制依据 3
二、编制目的 3
三、适用范围 3
第二章 工程概述 4
一、工程简介 4
二、试桩目的 4
三、试桩要求 4
四、自然条件 4
第三章 施工工艺 8
一、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8
二、施工工艺流程 10
三、施工要求 11
四、施工成果记录 12
五、质量控制要求 12
第四章 施工计划 14
一、施工进度计划 14
二、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计划 14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6
第一章 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1-2010)
2、《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S147-1-2010)
3、《水运工程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 167-8-2013);
4、《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
5、《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6、《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JTJ249-2001)
二、编制目的
指导xxxxxx工程桩基试桩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xxxxxxxxx工程桩基试桩施工。
第二章 工程概述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桩基总数为290根,其中φ1000mm δ130mm PHC管桩(B型)合计232根,φ800mm δ16mm 钢管桩合计20根。PHC管桩应按《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JTJ249-2001)进行检测:需进行高应变动力检测的桩取3%,取8根,需进行低应变动力检测的桩取10%,取24根。
二、试桩目的
本码头桩台采用预应力高强砼管桩(PHC桩B型),设计以第⑤粉细砂层作为持力层。通过本次试桩确定码头沉桩控制标准,校核地质资料的准确性,验证桩基设计的合理性。
三、试桩要求
本工程沉桩桩锤不小于D-100锤。试桩终锤标准初步以桩底标高和贯入度5mm/击双控制,桩的试打测试按《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JTJ249-2001)执行
四、自然条件
1、水文条件
(1)潮汐及水位
潮汐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潮位每日有两涨、两落,日潮不等现象比较明显,每年春分至秋分为夜大潮,秋分至次年春分为日大潮,最高潮位出现在8~9月份。设计水位(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
设计高水位:2.68m (高潮累积频率10%)
设计低水位:-0.60m (低潮累积频率90%)
极端高水位:4.58m (重现期五十年一遇)
极端低水位:-1.57m (重现期五十年一遇)
(2)波浪
工程河段尚无实测资料,由于本河段水域边界有限,外海涌浪难以传入,主要受小风区浪的影响。
(3)水流
根据xxxxxxxxxxxxxxx当上游径流较小时,水域的涨潮流速远大于落潮流速,但实测涨急流速从未超过3.5m/s,主墩百年一遇设计涨急流速也小于3.5m/s,该值可作为xxxxxx桩基设计的参考值。
2、气象条件
(1)气象
南部湿润气候区,季风环流影响显著,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根据气象站多年实测资料分析,各气象特征值分述如下: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38.0℃ (1992.7.31)
累年极端最低气温:-9.3℃ (1977.1.31)
多年平均气温:15.1℃
累年最大降水量:1000.7mm (1975年)
累年最小降水量:654.6mm (1978年)
多年平均降水量:1022.3mm
地区全年常风向为ENE向,统计频率为9.2%,次常风向为ESE向,频率均为9.0%,最大风速为15.3m/s。本区全年夏季主导风向为SE向,冬季主导风向为NNW向。
本地多年平均大风日数(风力 ≥ 8级)为12.8d。
据有关资料统计,自1949~2005年影响地区的台风共计120次,平均每年2.14次,台风影响时风向大多从SE向转NE向,台风最大风速为29m/s。
3、工程地质条件
(1)土层分布特征
本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如下7层。
第①层填土:灰-灰黑色,以块石为主,少量淤泥质土。场区局部分布,厚度:0.90-1.60m,平均1.18m;层底标高:-18.20--11.83m,平均-14.33m;层底埋深:0.90-1.60m,平均1.18m。
第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灰黑色,流塑,含腐殖质,有异臭味,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高压缩性。场区局部缺失,厚度:1.20-2.90m,平均2.40m;层底标高:-15.50--12.32m,平均-14.07m;层底埋深:2.10-2.90m,平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