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学-水肿剖析
水 肿 (edema) 本节课内容 水肿的定义 病因与临床表现 伴随症状 发生机制 问诊要点 1 2 3 4 5 一、水肿的定义 组织间隙中有过量的液体潴留,致使组织发生肿胀,称为水肿。 全身性水肿 局部性水肿 积液 全身性水肿 局部性水肿 积液 二、发生机制 毛 细 血 管 小 静 脉 端 毛 细 血 管 小 动 脉 端 组织间隙 组织液 组织液生成回流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示意图 小动脉 小静脉 血浆胶体渗透压 3.72kPa 组织间静水压 -0.87kPa 组织间胶渗压 0.67kPa 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 =有效流体静压- 有效胶体渗透压 =3.20kPa -3.05kPa =0.15kPa 淋巴管 Pcap 2.33kPa 二、发生机制 组织液生成回流 水肿产生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毛细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 1、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 2、组织间隙机械压力降低 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4、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高 5、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二、发生机制 组织液生成回流 局部水肿的必要机制 (二)静脉、淋巴回流受阻 二、发生机制 组织液生成回流 局部水肿的必要机制 (三)钠和水的潴留 (1)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 (2)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 二、发生机制 全身性水肿的基本机制 组织液生成回流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全身性水肿 局部性水肿 积 液 水 肿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心源性水肿 肾源性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 全身性水 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 其他原因所致水肿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一)心源性水肿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1、心源性水肿的常见病:右心衰竭 2、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的下垂部位(低垂部流体静水压较高)。能起床活动者,最早出现于踝内侧,行走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经常卧床者一腰骶部为明显。颜面部一般不肿。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此外通常有颈静脉怒张,肝大,静脉压↑,严重时还会出现右心衰的其他表现(胸水、腹水)。 3.心源性水肿的发生机制 右心功能 心输出量 V淤血、V压 肾血流量 Cap内压 胃肠肝淤血 GFR 醛固酮 、ADH 蛋白吸收合成 肾小管重吸收 血浆胶渗压 钠水潴留 水肿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二)肾源性水肿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1、肾源性水肿的常见病:急性肾小球性肾炎,肾病综合症 2、肾源性水肿的特点:水肿先出现在眼睑及面部以后发现到全身,常有尿改变;高血压、肾功能损害表现。 3、发生机制:钠水潴留是肾性水肿的基本机制。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肾炎性水肿 肾病性水肿 组织液生成↑ 组织液生成↑ 肾病综合症 大量蛋白尿 血浆胶渗压↓ 水钠重吸收↑ 醛固酮↑ ADH ↑ 血容量↓ 毛细血管内压力↑ 肾小球肾炎 肾血流↓ 肾小球滤过面积↓ 肾小球滤过率↓ 继发醛固酮↑ 水钠重吸收↑ 水钠潴留↑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水肿 心源性和肾源性水肿的鉴别诊断 鉴别点 肾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 开始部位 脸部开始 足部开始 下行性 上行性 发展快慢 常迅速 较缓慢 水肿性质 软而移动性大 比较坚实 移动性较小 伴随症状 其他肾脏病体征 心功能不全体征 如蛋白尿、血尿 如心脏增大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三)肝源性水肿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1、肝源性水肿的常见病:肝硬化、肝癌 2、肝源性水肿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 3、发生机制: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回流障碍、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是水肿与腹水形成的主要机制。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水肿、腹水 组织液生成↑ 水钠潴留 醛固酮与ADH灭活↓ Na+重吸收↑ 醛固酮 与ADH↑ 肝静脉 回流受阻 肝血窦内 压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