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验7:正溴丁烷的制备剖析
* * * * * * * 正溴丁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学习以溴化钠、浓硫酸和正丁醇制备正溴丁烷的原理与方法; 练习带有吸收有害气体装置的回流加热操作。 学习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巩固分液漏斗的使用操作 二、实验原理 1、卤代烃的分类:卤代烷、卤代烯炔、 芳香族卤代物 2、卤代烷的制备方法: (1)烷烃的卤化[自由基机理] (2)烯烃与HX加成[亲电加成机理] (3)醇的取代[亲核取代机理] 注:前两个方法得到的产物为混合物,不易分离,不常用 醇与HX的反应是制备卤代烷RX最方便的方法,根据 存在的醇结构的不同,反应存在两种不同的机理。叔醇按 SN1机理,而伯醇主要按双分子亲核取代SN2机理进行。 醇与HX反应的难易随所用醇的结构与HX不同而有所不同。反应的活性次序为: 叔醇 仲醇 伯醇 HI HBr HCl 叔醇在无催化剂存在下,室温即可与HX进行反应; 仲醇需温热及酸催化以加速反应; 伯醇则需更剧烈的反应条件及更强的催化剂。 本实验中正溴丁烷是由正丁醇与溴化钠、浓硫酸共热而制得: 主反应: 副反应: C H 3 C H 2 C H 2 C H 2 O H C H 2 C H 2 C H = C H 2 + H 2 O 2 C H 3 C H 2 C H 2 C H 2 O H ( C H 3 C H 2 C H 2 C H 2 ) 2 O + H 2 O 2 H B r + H 2 S O 4 B r 2 + S O 2 + 2 H 2 O H 2 S O 4 H 2 S O 4 正丁烯: -6.5 ℃ 正丁醚: 143 ℃ 正丁醇: 117 ℃ 正溴丁烷: 101 ℃ 实验过程? 正丁醇 化学纯 7.5mL 0.08mol 浓硫酸 工业品 12mL 0.22mol 溴化钠 化学纯 10 g 0.1mo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无水氯化钙 三、主要试剂用量及规格 四、实验装置 回流装置 气体吸收装置 蒸馏装置 分液装置 五、实验步骤 1、投料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水,再慢慢加入12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冷至室温后,再依次加入7.5 ml正丁醇和10 g溴化钠,充分振荡后加入几粒沸石。 14ml浓H2SO4 9.2ml正丁醇 13g溴化钠 10ml水 以酒精灯为热源安装如图装置(电热套控温不好,导致试验极易失败!!)。 开始加热,调整酒精灯火焰及与圆底烧瓶的距离,保持沸腾而又平稳回流,并时加摇动烧瓶促使反应完成。反应约30—40min。(注意:1.圆底烧瓶底部与石棉网间的距离。2.摇动烧瓶的操作。3.防止碱液被倒吸,5%的氢氧化钠溶液) 注意回流现象 2、加热回流 反应结束,熄灭酒精灯,待反应液冷却后,改回流装置为蒸馏装置,温度计为200℃。依然用酒精灯蒸馏,防止反应液温度过高碳化,蒸出粗产物。(注意判断粗产物是否蒸完)。 注意蒸馏现象 3、分离粗产物 1.洗涤前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旋塞是否灵活,实心塞是否漏液。 2.将馏出液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的水洗涤,静置分层后(如果反应完全,正溴丁烷含量较高,则产物在下层;如果反应不完全,正溴丁烷含量较低,则产物在上层)。 2.将产物转入另一干燥的分液漏斗中,用5mL的浓硫酸洗涤(除去粗产物中的少量未反应的正丁醇及副产物正丁醚、1—丁烯、2—丁烯。尽量分去硫酸层(下层)。 注意:洗涤时拿分液漏斗的姿势。 4、洗涤粗产物 3. 有机用10mL的水洗涤(除硫酸)。 4. 再用10mL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中和未除尽的硫酸)。 5.最后再用10mL的水洗涤(除残留的碱)。 6. 转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1—2g的无水氯化钙干燥,间歇摇动锥形瓶,直到液体清亮为止。 4、洗涤粗产物 5、收集产物 干燥好的产品倾泻到量筒中,称量产品质量,计算产率,产品回收!注意不要把干燥剂倒入瓶中。(无需再次蒸馏,时间不够) 产率计算 因其它试剂过量,理论产量按正丁醇计算。 理论产量:0.065*137=8.91g 百分产率:6.1/8.91*100%=68.5% 实验关键步骤: 投料时应严格按教材上的顺序;投料后,一定要混合均匀。 反应时,保持回流平稳进行,防止导气管发生倒吸。 洗涤粗产物时,注意正确判断产物的上下层关系。 干燥剂用量合理。 浓硫酸用量及作用 硫酸在反应中与溴化钠作用生成氢溴酸,氢溴酸与正丁醇作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正溴丁烷。(催化和脱水作用) 硫酸用量和浓度过大,会加大副反应进行;若硫酸用量和浓度过小,不利于主反应的发生,即氢溴酸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访谈创业者并进行自我评估作业——梦想之星1剖析.ppt
- 设计概述-课题一剖析.ppt
- 证据法学第三讲剖析.ppt
- 证通室内装修方案剖析.doc
- 江南水乡建筑特点分解.ppt
- 评审准则典型讲解剖析.ppt
- 评审员管理要求解读2015-11-20剖析.ppt
- 评价思想感情剖析.ppt
- 江南镇“云水堰”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分解.doc
- 设计心理学5-剖析.ppt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TSG Z7002-2022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规则.docx
- TSG Z7003-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docx
- 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docx
- TSG R0005-2011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docx
- TSG R4002-2011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docx
文档评论(0)